第233章 耀武扬威(2/2)

“大伴,翻翻看,有没有弹劾太子殿下的奏折……”

没人来,也不能就这样呆坐一日吧?

赵祯想了想,干脆看看臣工们弹劾曦儿的奏折也罢。

语气委婉的,就留中不发,若是言辞尖刻的,赖人让自己做的,在曦儿回来之前,先外放算了。

赵祯知道自家的事,他们赵家帝王,还没有活过六十岁的。自己已经五十多了,这还是因为曦儿给了自己太多的惊喜,让自己这些年没怎么犯病。

早在曦儿出生那些年,他已经犯过病了。

没几年了,他希望能留给曦儿一个相对稳定的朝堂。

为帝之道,这些年也给儿子讲了不少,可他觉得曦儿听得多,用的少,自己的那一套,好像儿子并没有接收。

也罢,从谋略看,儿子比他强。这几年的一些事,看似与朝堂无关,偏偏最终都是在为朝堂解决一些难题,而且效果显著。

宽容了一生,为儿子,他临了就算是背个很辣的名声也无所谓了。

赵祯真的是有子万事足的心思。

“官家,并无弹劾殿下奏折……”

没有?这怎么可能?

“看仔细了?”

“回官家,都翻阅过,确实未见。”

能有吗?都这么多年了,官家的性子,整个政事堂的相公们都清楚。

是为了护着太子殿下还是为了护着那些言官,说不清,也许还有其他原因。反正,直接把弹劾的奏折扣下了。

主要是没个有分量的臣工弹劾,都是些搏幸名的新人。

赵祯有些莫名其妙的,都无所适从了。

人没见人,奏折也见不着,他都有些搞不懂现在的臣工了。

一晚上没睡踏实,又一大早起来,酝酿了半天情绪,准备了各种应对,结果……啥事没有。

对于儿子拉拢朝臣做的那些营生,赵祯是知道的,这不是还没怎么吗?这就有用了?

搞不清,他都有心唤相公们来问问……还是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更好,也省的自己闹心。

赵曦这一次没有跟军卒们共苦,朝廷确定了马车的制型和对等的级别,他也没有非得去作秀玩同甘共苦的那一套,不合时宜。

再说了,这次他需要的耀武扬威的出行,不是急行军,他还准备在所有路过的军州,挨个见一下那些出外的护卫营军卒。

不为什么,就是为替他们立杆。

护卫营的这一次练兵,朝廷重点安排在西面和北面各军州。

一千护卫营军卒,五十人一组,将近二十个军州都有。

赵曦一路从河北西路,再转道河东路。

过泽州,宿隆德府,北上在武胜军稍作停留,再往太原府。本来可以一直向北到达代州的,赵曦偏偏向西转了一圈,把岢岚军和宁化军一并转了。

赵曦没有再往西,算是对折家的信任吧。有折可行在,想必折家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