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投其所好(2/2)

国朝方正之士何其多?反倒是需要有吕惠卿这样的人,特别是在如今官家治政时,很可能吕惠卿这样的人更会受到官家青睐。

所谓谋略,并不完全是堂堂正正。说好听是谋略,说难听是阴谋诡计也无不可。

站在国朝的立场,谋划大理,可以说是谋略。

同样,即便是政事堂,也有对官家这番操作有非议的。认为官家这样,有些下作了,非圣贤之君所为。

唯一遗憾的是,背后非议可以,正面弹劾却找不到能立足的理由。

说是违背祖宗法度?可即便此事最后成了,大理也还是段氏为王,谈不上吞并大理,也就没有了违背祖宗法度的基础。

说是逼之以威,挟之以势?也谈不上,就是出兵也是被士林广为赞同的。谋反,这是最应该被谴责的,朝廷既然有这个能力,自然应该介入藩属国的内乱。

此为正道。

至于最终朝廷指派官员入大理……很有可能会是大理恳求官家。

这也不是要吞并大理。

至于大理无军,借国朝军备帮忙防卫大理,好像也挨不着强权压迫。

官家总是能把那些本质上是龌蹉的事,以正大光明的方式体现出来。

吕惠卿好像也具备这个素养。

段思廉仰慕国朝士子才学,向往国朝士林饮宴,吕惠卿投其所好……

最终是怎样的结果,好像都会是段思廉自愿的。

“当世,若有可能,你以后多于吕吉甫亲近亲近。”

富弼也知道这个很难。他们是两类人。

自家女婿,就是自己让他拜见韩琦,他都能说出: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也说明自己这女婿跟吕惠卿凑不到一起。

人家吕惠卿,仅因为王安石的名望,就自荐登门拜访。

唉…~话说到就行了。女婿有这样的品行,也是他富家女儿之福,就不强求了。

果然,冯京对岳翁说到亲近吕惠卿的话,很是不以为然。

冯京认同朝廷介入大理事务,也认同大理应该受国朝教化,这是圣贤之有教无类。

边野山民,确实应该被国朝文华感染。

这也是他欣然受命到段王府授课的原因。

他认同目的,并不意味着就认同过程。特别是对吕惠卿的做法,他看不过眼。

只不过同为朝廷效力,有些争端他无意明朗了。

富弼也是知道女婿的性子,对于朝廷的谋划,也是以另一种方式告知的。这也让冯京在段王府是真诚的,段思廉也感受到了这份真诚。

歪打正着,倒是让整件事显得特别顺畅。

……

“官家,对于段思廉参加饮宴之事,朝廷可需要安排?”

富弼还是将此事在集议时提出来了,他不敢武断。

很有可能一个细节,就会使前功尽弃。

“朝廷谋划,不宜扩张。饮宴是好,可一旦知情者众多,那怕是保密法令,也很难追究到人。”

韩琦担心的是,一旦谋划泄露,不仅仅是谋划功败垂成,很可能会让士林非议整个朝廷。

“不需要干预,饮宴是怎样就怎样,越真实越好。”

赵曦越发对这个吕惠卿感兴趣了。

他不认为刻意的安排比自然而然更有利于下一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