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2/2)

“根据奏折查一下这些臣工与武将的关联……算了吧!”

赵曦想了想,还是没真的去调查。能在朝堂上出声的文臣不多,可涉及的武将就太多了。甚至还有可能是拐了很多弯的关系,没法查,查出来也没办法。

以不变应万变吧。只要掌握好进入护卫营的标准,保持护卫营的纪律作风,杜绝徇私舞弊,该是什么样的结果,就是什么样的结果。

接下来的几天,关于护卫营功能调整的奏折越来越多了,说什么的也有。

让撤销的护卫营的。因为现在还没立太子,东宫六率已经废除,护卫营只是个暂时的机构,没必要继续留着。

让护卫营承担培训国朝校尉基地的,这类奏折最多。毕竟国朝新军扩张,未来新军主导已经是趋势,难以更改。

倒不如把禁军的校尉送到护卫营回炉,然后再回到原队伍训练军卒。这样能解决现在护卫营军卒不能承担练兵职能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加快国朝新军和禁军替换。

同样也有让护卫营保持原状的。护卫营是优中选优,每一个都是精英,只需要保持护卫营的模式,国朝就不愁底层校尉,如此培养下去,继续前期的新军培养模式。虽然可能会时间长些,但绝对是最稳妥的做法。

还有建议缩短护卫营军卒训练时间的。比如可以直接将现在新护卫营军卒直接分散军中,然后重新选兵…~

各种倾向的奏折都有,也说明国朝臣工各有各的想法,总还是有心解决问题了。

应该差不多了,估计朝臣们的请托也都走串的差不多了,相公们也该有个谱了。

“诸位相公说说吧,就护卫营练兵的事,诸位有什么想法都说说。毕竟现在也算是朝堂关注度比较多的事项。”

赵曦没直接决策,不管是集议制度的惯例,还是甄别一下相公们的倾向,赵曦都需要这道集议的程序。

“官家,此类奏折只需要留中不发,该怎样还怎样!”

“臣附议司马相公所述!”

这两位……好吧,确实是君子,没沾染什么利益纠葛。同样,也没有改变国朝现状的想法,好像维持是最好的状态。

或许是看到了护卫营有可能被毁掉的可能吧,所以才拒绝改变。

按说司马君实和欧阳永叔,在庆历年也是新政倡导者,怎么现在就守旧了呢?

“老护卫营军卒分散军中,新护卫营军卒继不上,势必影响国朝新军替换的进度。”

“官家即位不久,若护卫营仍承担东宫亲军之责,时限太长,是对这部分精兵的浪费。”

“若按陈例,护卫营每次战事参战,军卒提升品级是肯定的,最终护卫营将成为将领聚集地……”

“如此看来,护卫营的职能还是做些改变为好。”

富弼是宰相,更多的精力是放在调和朝臣和帝王,朝臣和朝臣。

所以,只分析了实情,并没有具体到举措。

“改变护卫营职能,让护卫营担负培训将领的任务,如此可加快新军替换速度,推进火器在国朝禁军中应用。”

“国朝禁军如何是众所周知的,国朝禁军将领如何也是众所周知的。真如韩相公所言,新军最终也会沦为禁军之能!”

韩琦不知道说没说完,欧阳修就直接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