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大宋很生气(2/2)

连政事堂知晓大方略的相公们都有点愣,更何况那些局外人呢?

要的就是这效果!

就这样,当着辽使的面,在情愿不情愿的氛围中,朝廷走完了一道诏令的流程。

辽使就这样看着,他甚至看到了中官携圣旨快马加鞭的北上…~

错了吗?大辽朝廷错了吗?战争真的还要继续吗?

不成呀!战马已经有三成作废了,如果再不将养,等明年,大辽会有近十万战马被废了。

大雪阻碍了粮草供应,前方的勇士已经不再能喂饱肚子了。这战还怎么打?

错了!真的错了!既然是要谈判了,何苦在这些问题上占上风?没必要呀。

不知从何时起,大辽也学着宋国开始琢磨这些无聊的事了。

难道大辽也沦为用文字来掩饰耻辱吗?

辽使浑浑噩噩的出了勤政殿,都没有感觉到室内室外的气温变化。懵懵懂懂的到了都亭驿……

“快!备快马出城!务必将今日之事奏请陛下!”

辽使的奏折传递的很快,比大宋的战事诏令还快……必须得让大川岭的将士们撤下来。既然已经输了,决定要停战谈判了,真的没必要再横生枝节了。

辽使这边着急,国朝的相公们也着急!

说好的方略,怎么能说变就变呢?

“陛下,若种鄂大军东进与大川岭作战,将影响整体的军略部署,不该如此呀!”

富弼着急,他担心这样真的会导致全面开战。

虽然有主辱臣死这么个说法,需要给北辽点颜色,但这颜色若是太浓了,就不再是给颜色看看了,搞不好就成了乱局。

“富相,郭逵大军的行程并不更改,种鄂也如此。只不过是临撤军前的一次阵地攻伐,并不影响整体布防。种子正会明白的……”

种鄂真的很明白。

大川岭已经是蔚州境地了,大川岭若布置数万骑兵,最终双方签订盟约不管在云州、应州,还是在弘州,大川岭都至关重要,距离任何有可能的签约之地都只有百里距离。

百里之地,对于北辽精骑,也就是两个时辰的距离。一旦签订盟约有变,北辽在此处预设骑兵北上,很可能会令官家处于险地!

防人之心不可无!种鄂早想打下大川岭了,只是朝廷已经决定谈判,并令他的大军北上长青、天成一带,以防备北辽奉圣州骑兵。

种鄂得执行,他本来还想换防时跟郭逵交代一下。现在不用了,他可以在撤军前搞一下……

大川岭是恒山东北处的一处隘口,一条峡谷贯穿东西,南边是崇山峻岭,隔断了繁峙北上的路。

但在大川岭中部,向北却有一条可容十人并排而行的通道,过此通道可直达云州以东……

以赵曦的判断,北辽预设的谈判地点,肯定不会在繁峙代州一带,他们不敢涉险。

最大的可能是云州以东,那是一片由桑号河冲刷而成的平原地带,有利于骑兵作战……

若这样,大川岭那条可以出奇兵的峡谷,就成了重中之重。

这时候偏偏北辽给了自己出兵拿下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