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这才是正事(2/2)

赵曦似在解释,又似感慨。

官家的这一番话,倒是让韩琦心里踏实了不少。最起码没有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导致云应四州大范围空虚而责罚。

不过,这空荡荡的云应四州如何治理,才是接下来考验朝廷的难题…~

“陛下,这东迁百姓,很多都是军属,或者说是汉人林牙宗亲。长期以来扰边代州,与代州百姓几近成为世仇。之所以离开,恐怕更多的是担心国朝在治理四州之地时,会有所区别……”

这是事实。虽然从檀渊之盟起,宋军没有大的战争,可北辽扰边从没停止过。

打谷草的辽军,就跟时令一般,每年的秋季都会有,从来就不缺伤亡。说是世仇一点不夸张。

就是这次在接管云应四州之地以后也一样,出生代州、定襄、忻县一带的禁军新军,在这一段时间,总是有意无意的在折腾这些原住民。

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睁眼闭眼的任由他们这样做。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这话用在这时候很契合。云应四州的汉人林牙军,偿还了他们近百年造的孽,丢下了几代人经营的产业。如今,云应四州的林牙军宗亲,又用离开的方式,让大宋朝廷还了不公平对待的做法。

“回去吧!该商讨一下云应四州如何经营的问题了。”

这才是正事,朝臣们就等着官家这句话呢。

所谓经营,说到本质上,那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四州州城里的田产、物产,四州之地广袤的田地,以及工坊城勘探出来的各种资源等等,现在都属于大宋了,也就存在了大家瓜分的可能…~官家从来不吃独食的。

好歹是原北辽的西京,北辽在云州建造的行宫不错,甚至不比朝廷在汴梁的部分殿堂差。

一样的有陛座,有陛阶,有文武列班的大堂和空间。

赵曦端坐在陛座上,看着陛阶下的臣工…~感觉跟在汴梁没多大区别,臣工们面对利益,还是一如既往的热衷。

这才刚开了个头,七嘴八舌的就开始了。

“朝廷打一场大战,几乎到了伤筋动骨的程度,再一次出现了寅吃卯粮的财务危机。臣以为,石炭及各类矿产资源,朝廷可实行扑买的方式,快速收取钱粮,以弥补这次征战的亏空……”

“何人告诉你朝廷寅吃卯粮了?无稽之谈!”

王安石见不得为利益忒不要脸的人,也知道一人之力无法挡住这庸庸众臣的求财之心,可不呛几句心里又不舒坦。

“北辽不擅耕作,良田则变成了荒野。既然云应四州已经由我大宋接管,自然不能任由继续荒芜下去。”

“南粮北运,将粮食依靠于安南,又有雁门天险,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云应四州开荒复耕以确保云应四州自给自足乃为良策。”

“臣以为,可分解荒野,由国朝士族认领。如此一来,不仅确保了云应四州的自给自足,同时也间接的完成丁口北迁以充云应……”

赵曦本以为,有大理矿城和广南锰矿,以及轨道体系、工坊城体系等等参照,臣工应该能在这次议事中选择一个相对中和的说辞和建议。

真的想不到,在利益面前,都真的可以豁出去脸。

幸亏相公一级的没人开口,也是因为他这次北上,带出来的都是会搅和却没能力的闲臣,否则汴梁的朝堂还指不定乱成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