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谁借谁的刀(2/2)

说不准。

看官家让各类抵报配合宣传的意思,不像是要强制推行。可给韩琦和文彦博交代时,又强调了务必完成。

很凌乱。

其实,这一次赵曦是真没料到,也真是去弥补韩琦和文彦博措施的漏洞了。

赵曦以为,有这样优厚的条件,应该能让大多数的禁军选择出关的。

既然韩琦和文彦博采取了这样激烈的措施,就说明存在顽抗到底的可能。

容忍有限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负隅顽抗,他不介意杀一批。

赵曦当然不会相信韩琦和文彦博的做法没其他意图,对他而言无所谓,他需要的是结果。

此一时彼一时,臣工和君王的制衡也是有变化的。就如当下,在针对这些禁军问题上,赵曦认为跟文臣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彻底解决国朝的这部分蛀虫。

至于说韩琦和文彦博的措施激烈,若不是烦朝会上的乱局,赵曦可能比他俩更激烈。现在有人冲锋了,赵曦又怎么不懂的借刀呢?

赵曦是尚武,也确实在有意提高军伍地位,可这些废物禁军已经算不上军卒了,完全出离了赵曦的底线。

这群禁军也确实废物了些,本来朝廷都有些担心,担心真的会激起哗变,导致刚刚经历战祸的河东又乱起来。可结果,除了少数军卒聚集在轨道通道上被击毙以外,再没有任何意外。

就是那些跟这些禁军勾连挺深的臣工,在看到内参明发的内容后,也没人再开口了。把准备好的弹章烧了,战战兢兢的等待朝廷的发落……自身都难保,谁还顾得上为别人辩解?

“官家,内参所刊登之事,该如何处置?”

富弼奏对,还是单独来奏对,就是想告诉官家,有些事不能做。

由于监察衙门的官员培训尚未结束,监察细则也还没有正文发布,在处置与禁军军伍勾连的这部分臣工上,还只能是循陈例…没什么力度。

“富相以为如何?”

皇城司,赵曦的定位是安保、密谍,不想让皇城司成为朝堂倾轧的工具。再说了,他用皇城司探知的情报恐吓可以,一旦直接借用皇城司探知的情报处置臣工,势必会引起整个朝堂臣工的同仇敌忾。

兔死狐悲,谁也不确定皇城司到底拿着多少情报,官家又会在什么时候抛出来处置。估计臣工们都憋着劲准备在朝会上开炮了……

“官家,老臣以为,此事不可开先例。依朝廷监察体系宗旨,内参明发是为监察衙门提供线索,随后该是监察官介入调查。”

“如今监察衙门未开衙办公,就意味着内参明发相当于弹章。老臣以为,留中不发是为良策。虽蔡确蔡子正并未透露消息来源,却与官家各项措施同步推出,臣工不难往皇城司密谍关联。”

“官家,老臣以为,密谍用于朝臣,是使君臣离心之举!上一次正值对辽作战期间,又是涉嫌叛国投敌,即便是朝堂有非议,也不敢造次。”

“这一次属于国朝内事,即便是针对军卒,所涉者众。老臣恳请陛下慎重。”

赵曦却起身了:“彦国乃良相,国之重器!”

“富相,解决禁军安置是必须要完成的,韩相、文相的举措势必会受到太多的弹劾。之所以内参明发,更多的是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专心做事。”

“至于处置,我看重规矩,此事就此作罢。让监察衙门尽快开衙办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