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2/2)

“在后来,蹴鞠会就酝酿组织全国朝的蹴鞠赛事,这就造成了蹴鞠类抵报满国朝需要往来。最后商社就跟轨道一方协调,确保轨道马车随时为抵报运送增挂一节车厢……”

赵琴毕竟算是大宋商贾中的大拿了,虽然对官家有些畏惧,话倒也说的顺畅了。

“小琴,商社每年在运送上的耗费如何?”

“可多了!不仅是轨道马车,就是漕运衙门商社也有契约的。商社采买了工坊城印制工艺和设备,所降下来的费用,多数都贴补到运输上了。”

“官家,奴一直听官家的话,在商言商,没有仗势欺人,别说是咱家,就是老六家也都遵从着。二位太尉也说了,钱要一起赚,不能满国朝就咱们六家好活。”

“两位太尉还说,国朝所有的新产业,说起来都是官家的,可官家还是把这些产业该该朝廷的给朝廷,该送臣工的送臣工,这就是圣贤君王的模范……”

这两句话好听,赵曦也听着耳顺。

赵琴这时候没一点商界大拿的样,完全是一副小女人的姿态,好像跟家人在撒娇。

“中正,去回一声皇后,今晚朕留这边了……”

官家这话让赵琴的心思完全抛开了商事,激动的手脚都不知道怎样放,忙乎着就要侍候官家歇息了…~

赵曦真不是为那点事……

“小琴,朕是说如果,如果让商社将国朝的驿递承包了…~承包就是每年给朝廷交些费用,完成朝廷必要的职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商社能不能养活了整个驿递体系?当然,指非州府内设驿站,指那些步递辅、马递辅。”

赵琴愣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她以为官家这是在试探她,可看着又不像。

这事吧,她早想过。国朝的驿站甚多,因为轨道的出现,多数驿站闲置。可驿站却硬要维持官方的职能,不仅是那些驿马在闲置,就是驿站的设施也在浪费。

因为轨道铺设是有限制的,不可能贯通国朝所有郡县,而他们商社,在向郡县运送抵报时,全靠脚力,有时候搭牛车驴车,很不及时。

在有了这个想法以后,赵琴还专门派人调查过民间书信往来传递,调查过小件物品的运送。这些都无法借用轨道网络,更别说朝廷的驿站,更多的是委托行商捎带。

她觉得这里面商机无限,就在商社提过,可两位太尉说这事忒大,担心在朝堂不好通过。

这时候官家提出来了…~

“官家,那个承包驿站,官身以官凭免费使用驿站怎么算?”

听这话,赵曦就知道赵琴考虑过这事。

“可折算成朝廷的承包费…~这事你好好谋谋。若是能成,也算是为朝廷解决一部分支出,同时也能建立一个单独的运输网络,可以延伸到国朝村镇的运输网络。”

看这意思,应该不用为商社阐述商机和前景。看样子,这种事商贾们考虑过,最起码赵琴考虑过。

事物有其发展的必然性……这是至理。

有了足球,就有了行会,有了蹴鞠快报,就有了邮递,有了赛事,就有了赌球,然后就有了物流行业的需求。

可能利益才是社会的促进剂。

当满朝堂都在关注这次民间论政时,赵曦却从抵报中想到了解决国朝供养驿递的事……这算不算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