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官家又夹私货(2/2)

“荆公份内之事,不知王内阁以为如何?”

赵曦很乐意看到这情形,怀着好意征询王安石的意见。

王安石再一次瞅了瞅蔡确,又看看吕公弼。

“臣深以为然!”

说出这一句,赵曦能感觉到王安石内心的伤感。

好好的一个团队,就这样彻底散了,再没有一丝一毫留下。

对于蔡确的建议,王安石不知道该感激还是恼怒。

说没一点善意,也不对。从公务上讲,曾布为三司使,吕嘉问跟他很难协调,调离吕嘉问,是对朝廷公事的负责。

从私义上说,市易寺不同于三司使,市易寺说白了是官家创立,吕惠卿跟官家汇报要比跟王安石汇报的多。

蔡确建议调离吕嘉问,能让王安石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见到吕嘉问的尴尬,对于王安石算是一种解脱。

同样,蔡确在提出这个建议时,王安石回朝后,拉拢起来的这几位新进臣子,形成的所有革新小团队,就这样被彻底离散了。

章惇归讲武堂,最终会成为官家亲信。吕惠卿主市易寺,本来就有了自立的基础,蔡确在依附和自立之间为难…~这一手下去,他的为难没有了。因为,王安石那个团队彻底不存在了!

本来嘛,大宋就不应该存在除君王以外的团队型势力……

“正如张阁老所言,这类事朝廷应该有所表示,尽可能的杜绝这种一张纸毁一位臣工的现象。”

“正好。朕有一份关于编户的奏本,今日内阁都在,监察官也在,就顺便议议吧。待三级决策制成型后,可以作为一个议题,诸位先有个准备。”

赵琴已经把关于整合国朝驿站的策划案做好了,放在赵曦的案头的时间也不短了。

只是朝廷正忙于官制改革和三级决策制推行,赵曦没来得及丢出来。

本来准备着等朝廷的变动完成后,再作为一项事务商议。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机会…~

方案是赵琴指派下面人做的,因为赵曦的要求,经过多次反复的移稿,才算是让赵曦过了眼。

策划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朝政的。比如说朝廷发布诏令,彻底开放子民的流动,以法令的形式为子民流动背书。

比如,民部主导重新编户,其中将涉及到田地、丁口、产业等相关附属,这需要多部门配合。这几乎算是一次大宋的全面普查。

比如,这次编户,赵曦责令工坊城修编了丁户编码方法,赵曦借此机会推出了类似身份证的做法。

并且,以编码暗记的形式,将万民的各类信息隐藏其中。为此,赵曦更是把拼音字母教给了苏颂等人。

而策划书的另一部分,才是关于驿站改制经营的内容。

驿站对于国朝而言,就是一个负担,却不得不保留,甚至裁撤所有禁军厢军,都没有动驿站这块。

这不仅仅有朝廷传递各类情报的必须保留,也是官员们舍不得丢弃这份待遇。

赵曦没留一手,直接把两份方案全数丢出来了。

见仁见智,是准备掺合一把,还是让朝廷丢掉这个包袱,亦或是出于其他想法阻拦……都需要摆出来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