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定个调(2/2)

别说开封府,早期由工坊城主导的轨道都是这样的计价方式,这也是当初官家确定的计价方式。

“怎么说阆州不属于国朝?还是说你申天赐不是国朝轨道运输的主官?”

一句话,申天赐已经不再辩驳了,只能躬身请罪。说什么好?地方轨道的投资方,从朝廷、地方州府到各地乡绅、士子家族,根本就不是自己这个所谓的轨道主官能做主的。

申天赐能做到的,只是严格按照规程,管理轨道兵确保轨道运输的通畅,随时可以应朝廷诏令统一行动。这也是与地方默认的做法。

这时候,吕惠卿再也不觉得跟自己无关了,就是范纯仁和蔡确也都躬身认错。至于心里,没人认为这样就真的是错的。】

“官家,阆州轨道是由陈家牵头铺设。陈家即陈省华家族,一门四进士,陈省华被先帝追封三公······”

富弼见官家看向了内阁诸位,不得不出言提醒。

先不说阆州轨道的事是不是有必要召集内阁议事,此事是不是有悖于朝廷的法度法令,就说这样的情况,并不仅限于阆州存在。这将是涉及到朝堂诸多臣工的事务,一不小心就会是轩然大波。

国朝公务的舒畅,这才刚刚过去一年,这样的疥廯之疾实在没必要大动干戈。这样的情形,在地方是被接受的,也没有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可若是官家动了,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朝堂又要乱一阵。这对于现在的形势有害无利。

“吕宝臣,你家所在的寿州也如此吗?”

“回官家,寿州是大宋的寿州,臣不敢妄为。寿州的轨道是遵照朝廷相关法度运行。”

“韩阁老,莫非相州不同?”

“回官家,老臣虽不问祖籍之事,也知道相州是国朝的相州,虽然轨道有韩家的份子,韩家还不敢凌驾于朝廷之上!”

富弼对韩琦的话有些不满,这时候应该息事宁人,添油加火实在不妥当。

韩琦没心思管这些。因为相州轨道铺设较早,具体运行方式还完全掌握在工坊城,整个下紧相州的轨道运输,完全是由工坊城主导。他对于后期铺设轨道,并且参与轨道运营的地方,本来就一肚子意见。

本着谁都别好活的原则,韩琦不介意促成朝廷对这样的处置。

“官家,市易事务,目前还遵行着申报审批阶段,市易寺有审批权,并没有监督权。阆州未向市易寺提交轨道运行计价事务。是故,微臣不知。”

见官家的瞟向自己,吕惠卿毫不犹豫的推了个一干二净。事实也确实是这样,赵曦没准备让市易寺的权利过大了。

接下来是监察衙门了······

“官家,是微臣疏忽了,没有关注地方州府郡县的抵报舆情。臣这就安排专人负责地方舆情的摘录事宜······”

蔡确是属于钻营型官员,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能很准确的领会官家的意图。很显然,这时候不该想着推卸,而是考虑弥补。

他又赌对了。赵曦破天荒的再这种情形下给他一个点头的鼓励。

“官家,监察衙门将依据内参的刊发,适时安排监察官介入调查。”范纯仁虽然这样说,可他知道,即便是调查出详细的结果,也很难有处置的依据。

官家的威严越来越重了,就这样三两下就把这事定了调······富弼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