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诸般罪孽皆归于朕(2/2)

青塘的事不算什么大事,两三句就这么定下了。这何尝不是一种自豪?想当初,国朝极力拉拢唃厮啰,以便在对抗西夏时能增加一份助力,看如今,原本可以独自让西夏低头的青塘,在内阁居然算不上大事了。

内阁大臣都在等着看探路者队伍的奏报,那才是需要关注的,却发现官家看着奏报愣神了。

“他们没错,诸般罪孽皆归于朕!”

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自己想筛选一次奏报。可现在,已经这样了,没办法了。再说了,赵曦从心底里,还是想改变国朝在这方面问题上的认识。

这一次自己强势压下,下一次自己还是会这样,慢慢的让臣工们知道了,自己这个君王,在这个问题上的坚决态度。

“探路者队伍没有错,命令是朕下的,做什么朕都担着。诸位臣工可以看看,但是,此事到此为止,朕不希望朝堂上有乱七八糟的的议论。并且,在贯通和控制这条通道的事宜上,所有这类事务,遵照朕的意思处置!”

奏报还没被官家放下,内阁大臣还糊涂着,但是看官家如此郑重其事的表情,诸位内阁也知道,不会是小事。

先是富弼,然后诸位内阁大臣都顺序看完奏报······

没人开声,因为官家直接为此事定了调。

其实,要说国朝的文臣就真的悲天悯人,都是怀着一副慈悲之心,心里想着众生平等······那纯粹是扯淡。文臣杀起人来,比武将更残忍,特别是国朝前期文臣杀自己的军卒时,一点没有什么悲悯之心。

即便是在先帝时,统兵的文臣,一样随意的斩杀军卒。

之所以武将滥杀被作为弹劾武将的罪责,其实说到底,还是国朝限制武将,压制武将的方式和手段而已。

如今国朝的武将地位刚刚有所提高,赵曦很担心朝堂再一次出现文武争斗的风潮。所以自己就先定了调······这事是我赵曦命令这样做的,不仅仅是这次,以后出现此类情况,一样是如此!

“官家······”

“富相,朕说了,这事朕的皇命,他们没有错!富相不必多言!”

赵曦有点恼火了。富弼是首相,之所以是首相,是因为自己对他的信任,是多年的默契配合。没想到这时候富弼会出声。

“不是,官家,老臣以为在西进队伍中,是可以招募仆从军的。”

对于这事这态度,富弼自然是不会反对官家的,即便是他,在探路者那样的情形,也会做那样的决断,应该说任何真正为国朝考虑,知兵事,懂兵事的臣工,都会这样决断。

“仆从军?富相,或许对西夏形成夹击的战略态势以后,从河西进攻西夏时,可以招揽仆从军,但是现在,在贯通并控制运兵通道时,仆从军还是算了吧。”

见富弼这样说,赵曦才把语气缓和下来。

这时候,他需要以绝对的权利,将此事定下来,不容许任何杂音。至于富弼所说的意图,这是策略范畴,只要是不追究探路者队伍滥杀,其他的都可以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