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治河之议(2/2)

他是君王,倒是没人说他什么,不过,这也让内阁诸位不怎么重视这事了。

人就是这样,好了伤疤忘了疼,滑州决堤很久了,这些年又用水泥加固的沿河的堤坝,在内阁大臣,乃至整个朝臣心里,治理黄河似乎不那么着急。

“官家,遵官家早期的建议,中上游治河,下游受益的观点,子容和存中以为应该在上游黄河的之流都分别建造泄洪道,黄河主干道也要择地建造泄洪道······”

“不过,黄河几千里,如此庞大的工程朝廷度支有限,众说纷纭,未统一意见。倒是推广石炭使用,改善植被之事没有异议。”

王安石赞同治理黄河,甚至说赞同官家所提的上游治理原则,可要说是按照苏颂和沈括所提的做法,说实话,王安石是反对的。

即便是官家授意他俩这样提,王安石也是反对的。

照苏颂和沈括所提的做法,那是堪比长城和大运河的工程。国朝财政稍微有些好转,也是刚刚才有了中兴的迹象,朝廷一旦这样做,势必将国朝再次拖进一个黎民怨声载道的田地。

黄河水患确实是国朝的大害,但它是天灾,并且并不是年年发生,十年八年的有一次水患,以国朝现在的实力,根本不在意几万几十万的流民安置。

可如果朝廷真的实施这样的大工程,不仅仅是会掏空朝廷的税入,更是会在征伐民役,进一步影响农耕,最终会是一个劳民伤财的景象。

这是不可取的!

“官家,老臣以为,倘若真的在上游全部建造泄洪道,黄河之水皆在上游被截,很可能汴梁乃至大运河航道都会受到影响,从而断绝了国朝运河航道这条生命线······”

王安石倒没有直接说这是好大喜功的做法,换了一个说辞表明了意思。

看诸位都颔首,这应该是内阁统一的意见了······

“是不是有什么误解?或者说是没有说清楚?”

赵曦有点愕然,怎么都会这样想?赵曦就是再傻,也不至于在同一时间,在正整条黄河的沿河,全部开工建造泄洪道······

不至于吧,难不成臣工真的以为国朝发展到这程度自己就飘飘然了?

“量力而行,量入而出朕还是知道的!诸位不必担忧,朕还不至于昏庸。朕让苏阁老,存中所说的只是一个方法方面的建议,是一个指导,或者说是一个长远性的计划,并不是要求在特定时间内要全部展开的。”

“这需要相关数据的支持,需要地形地貌的支持,需要朝廷财力的允许,需要工匠以及营造工艺的支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朕在前期已经责令钦天监、都水监以及工坊城整理历代黄河在各个时期、各个地段的水位。”

“朝廷建造泄洪设施,只是在合适的地段,合适的时间,营造只作用于泄洪的水利设施。而且,朕的意图并不是要全面启动,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甚至说是一个百年大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