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立场(2/2)

整体来看,朝臣的观点还是中立的,也是实际的,基本上都是从实用出发。这是赵曦放心的原因。

舆论需要引导,这是在任何一个时代,朝廷都必须要做的。

之所以舆论出现实用观点占据优势的现象,赵曦也知道这是曾布在内参这边引导了。很正确的,赵曦认同。

从最早推动抵报这个行当,赵曦就没有想过让抵报任性发展。舆论需要导向,需要引导正确的言论,需要有益于朝廷,有益于国朝的言论得以宣扬。

事实胜于雄辩,这些年国朝翻天覆地的变化,赵曦以为还是可以用这种变化左右舆论的。

不过这需要证实。

“子宣,情况如何?你这边扣下多少倾向不同的文章?”

赵曦再一次让曾布留对,没有客气,很直白的问话。

“回官家,早期臣确实有所顾忌,过稿时也有偏向。但是,臣经过对比,发现持中立和实用态度者占上风后,便一定程度上放开了。”

“果真如此?”

“臣不敢欺君,确实如此。”

若真是如此,赵曦倒是彻底放心了。本来还准备着一些后手的,看来倒是也没必要了。

“官家,不过臣对各种文稿做过对比。凡持中立立场,或者混淆法家儒家,只论述朝政者,以朝臣为多,而牵强朝政往法家上靠的撰稿人,以士林居多。”

士林,这个名称真的很让人头疼。自从一个陶潜不为三斗米折腰挂印而去后,整个文人圈子里总是有些不准备货于帝王家的士人。

这些人中有曾经的门阀世家后裔,也有被蛊惑的士人。

哪怕是国朝如此推崇文人,一样有那些自认为是隐士的文人。偏偏都还算有些学问,又与朝臣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实,谁又不清楚?没有人能整天饿着肚皮撰文。国朝的产业,到底有多少就在这些所谓的隐士名下,还真不好说。

所谓隐,只不过隐的是朝廷官员这个身份,该享有的利益一点都没少。

“雄州陆家算是士林还是朝臣?”

曾布被官家的这问题问懵了。

皇城司的调查,没有发现陆家有四品以上朝臣的信息,可陆家偏偏拿到了雄州的玻璃产业。

“回官家,雄州陆家与前朝以及早先的山东豪族有所关联。”

曾布作为朝廷舆论的掌控者,自然会详细调查此次事件的缘由,也就知道了陆家。

“那也就是士林了······这样吧,再看看。朕将雄州工匠事件的所有信息一并交予你,你看时机公布,也好让咱这些所谓的士林名人看一看,针对这样的事,他们将如何处理!”

官家还是要干预了,也幸亏曾布有心,没有在一开始失去立场······官家总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