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变化(2/2)

奴仆、工匠,甚至牧民,从待遇上,肯定无法与骑兵相比。

从新军开始,国朝在武备上,是很重视军卒待遇的……现在的朝廷不缺钱。

“官家当初定下的原则,是以党项、土蕃等平民为番骑兵源。可如今西夏那些遗老遗少的理由也很充分。”

“看看这些折子……朝廷应该一视同仁,乃是王道的基础和表现……”

这都是参政议政向朝廷递交的奏折,是准备交于今年大朝会商议的。

内阁是没办法避开的。

“好了伤疤忘了疼!为了些蝇头小利,就忘记自己立场了!”

“议案在大朝会上提到,会不会通过很难确定…~”

有几年了,被降伏的西夏贵族似乎很熟悉了国朝的制度,也懂得如何借用制度。

不说西北那些原本就跟党项人有勾连的参政议政,就是如今汴梁的朝官,立场都不好确定。

就是荆湖、西南的大理道,为地方安靖计,也会在这个议题上有所表达。

“国朝兼容已经成为大势,这不是内阁可以阻碍的。现在是西北、西南以及荆湖,等将来收复燕云,以及进一步扩张疆域,朝廷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北辽的部落贵族,可不仅仅是契丹族,奚、室韦,以及原来渤海国等,都将会有诉求。或许,朝廷该对此类情况拿一个章程了。”

这样的章程不是内阁可以决定的。

内阁做事,是官家授权的,三级决策制如此规定了。内阁的权限仅限于在官家授权的范围内,处理日常朝政。遇到特殊时期,官家需要再次授权。

况且,所有的奏章以及内阁议定的事项,都需要呈报官家批阅。

而外族如何安置的问题,是官家早期拟定的,现在内阁要想为将来拿章程,自然需要向官家奏明。

“有大宋户籍,为大宋纳税,那就是大宋人。既然有心为大宋开疆拓土,朝廷不应该拒绝。至于功爵的问题······朕前段时间提过军功爵的想法,内阁可以尝试着完善一下。”

“北辽地域之广,是众所周知的,而燕山阴山以北还是适合放牧。内阁可以尝试将北辽的辖地分类划分,将耕田和牧区划分了,制定一定的标准,对建功者予以赏赐。”

“至于番骑,国朝对辽作战,骑兵总是不够的,战车在平原上作战的缺陷,必须用骑兵作为补充。如此,才能避免国朝北上后,陷入骑兵的避重就轻的作战方式。”

“对于国朝而言,收复燕云,甚至进一步扩大大宋的疆域,这将是接下来朝廷的重心所在。钱粮和那些挂名的勋爵、贵族的名分,朕以为朝廷可以做些让步······”

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赵曦觉得内阁应该能明白他说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别把那些虚名太当回事······大战是需要炮灰的。

如今在大宋,那些所谓的贵族名分,真的还不如一个里长参政有价值。一些遥领的名头,跟早年羁縻州的封赏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