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推进(2/2)

甚至在难民营里看到了不太顺畅的管理,他也呵呵的过去了,并没有责怪官吏······都是逃民,能有口饭估计就满足了,谁还敢奢望更多。

没法跟伤兵营比。即便是难民营那些去伤兵营劳役者,进伤兵营都需要彻底净身。这也影响了难民营,虽然管理还有些疏漏,最起码干净是保持了。

赵曦抵达伤兵营时,那些轻伤的军卒,嗷嗷叫着想再上战场······君王真的对鼓舞士气很有效!

士气可用,但几路主帅却没有被这种几乎接近躁动的士气左右了战术布置。

北辽后撤,甚至放弃了范阳,辽军全部撤退到了良乡、漷阴等高粱河一带,似乎想重演太宗时高粱河之战······

不提当初高粱河战败的各种原因,此时的大宋军伍也跟早年的军伍完全不同了。

尽管辽军回撤,丢弃了诸多的城池,但是,宋军并没有因为前方的城池诱惑激进,依旧按照战略部署,步步推进。

战车所不能清扫之地,番骑以五百骑为单位,不断的搜索前行,确保在大军的后方不至于再出现辽国骑兵。这几乎是地毯式的推进······

这也是因为官家在大军后方,前军不得不缓慢推进,以确保官家的安危。

原本的战略就是这样,只不过是更加谨慎了而已。

前线不再恭候了,但是奏报却不曾断。赵曦很明白此时的战况,看似消极的推进战术,赵曦倒是看出了这样稳步推进的好处。

种颚有些急躁,郭逵也看着着急,只是这涉及到了官家的安危,没法指责前方大军的不是。

“不必着急,朕很认同这样的推进办法。”

“官家,时令已经是仲夏,如果战事推进不畅,导致战争延续至冬日,这一次国朝也就只限于收复燕云了。”

章惇了解官家的野望,知道战争开始后,不会仅仅限于收复燕云,而是······

“子厚,辽东、乃至大漠,今年已经不合节令了。即便是这时候加快进度,或者一开始就加快突进,今年征战大漠和辽东依然不合节令了。”

辽东和大漠,不是河北道也不是燕云,对于大宋朝廷而言,那是绝对的陌生地。尽管这些年皇城司一直在收集那边的情报,依然不能给人全盘的认识。

跟后世有太多的不同,赵曦也是不熟悉。所以,不可能短期内拿下。战事一旦延续到冬日,大宋军伍很难适应在特别寒冷的气候下作战。

“收复燕云,稳固燕云,立足燕云再图北上才是稳妥的战略。”

大漠和辽东跟燕云不同,是大不同。不管是在朝廷臣工的思想里不同,地形地貌也不同,必将导致作战方式方法也不能相同,也就决定了战略上的不同。

收复燕云后,怎样经略大漠和辽东,这还需要视收复燕云后的情况而定。燕云地区的汉人是一方面,接收契丹降兵是一方面,辽东之地错综复杂的势力又是一方面,这需要斟酌。

想多了,还没有拿下燕云,倒开始谋划燕云以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