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形势向好(2/2)

别说全部,就是两三成留给他们,也不是原本西夏那狭小的空间可比的。

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感觉,感觉西夏的灭亡,对于党项而言,似乎并不是坏事······

在耶律洪基于临潢府号召契丹人团结起来抵抗大宋攻伐时,萧垯不也也抵达了北辽的倒塌岭节度使区域······

“大帅,我们要回临潢府吗?”

“回去?回去干吗?向陛下请罪?承认我们杀掉了大辽的倒塌岭节度使?请求陛下责罚?还是说回去陪着陛下抗击大宋,然后再让陛下抛弃一次?”

萧垯不也是明眼人,很清楚现在宋辽的战力对比······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怎样对抗?

陛下要寻死,陛下也必须死,可不能让整个契丹全部陪着他去死。这话现在还不能说,但他心里清楚,不仅仅清楚大辽的皇帝的命运,更明白宋国这次出征的决心。

“大帅,咱们下一步做什么?”

“在战前,西州回鹘不是掠夺我大辽的丁口牲畜无数吗?现在咱们就讨回来!”

副将不明白大帅的想法。宋国把整个燕云都占领了,甚至还要继续北上,占领大辽的更多的土地。

大帅却不考虑向宋国动手,而是要找西州回鹘讨回那些牲口······

副将不懂萧垯不也······萧垯不也没得选择。

这时候继续对宋作战,完全就是求揍去了。他带出来就三万斡鲁多,在加上倒塌岭节度府的不足十万战马壮丁,根本就不够大宋一锅烩的。

至于陛下在临潢府的做法,只会让大宋更加容易的能歼灭更多的契丹人。

现在,他萧垯不也既然先一步到了西北,替契丹人打开一条生路,变成了当务之急。

族里的记载,每到中原王朝强盛时,便是他们游牧民族转战日。

先祖,也曾在中原王朝强盛时,一路西行了。这时候,自己为契丹族群打开西行之路,留一条后路才对,而不是像陛下那样螳臂当车,去跟强大的宋国作战。

“萧垯不也?”

在萧垯不也率大军向西州回鹘进军时,赵曦这边也接到了奏报。

“官家,萧挞不也,字斡里端,国舅郡王高九之孙。性刚直。咸雍中,补祗候郎君。大康元年,为彰愍宫使,尚赵国公主,拜驸马都尉。三年,改同知汉人行宫都部署。”

“耶律乙辛在谋划北辽皇太孙时,萧垯不也进谏,从而受北辽皇帝重视。在北辽平灭耶律乙辛叛乱之战中,建功卓著。是本次河北道大战的副帅。”

随军的书记官,讲述了萧垯不也的经历。

“这萧垯不也倒是聪明人。”

赵曦赞扬了一句,对于萧垯不也的行为不可置否。无所谓,赵曦没想过在他这一世把大宋的疆域扩张到横跨欧亚大陆的程度。

一个王朝的强弱,并不仅仅之体现在疆域上。偌大的疆域,治理能力跟不上,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很快的分崩离析。

不说后世那些盲目扩张的企业案例,就说前朝,疆域的广袤与治理能力不相契合,便是灭亡的根源。

“官家,对于萧垯不也如何应对?不做处理?”

王安石也觉得没法处置,只是摸不准官家的野心有多大。

“怎样处置?打过去?不说现在国朝的军伍数量不足以远征,即便是十万八万的远征军能打下来,哪又怎样?朝廷能将整个西域改土归流了?还是说朝廷可以派遣出足可以胜任西域那地方的官员?”

“若派兵远征最后的结果是羁縻州的治理形式,朝廷又何必征伐呢?只要大宋强盛势头不颓,未来的周边,必将有更多的势力请求内附。”

“现在,朝廷的当务之急还是该考虑如何让北辽王朝消失。萧垯不也的意图,或许能分化契丹族群内部的各方势力,对于我大宋平灭北辽的目标有利无害。”

确实,原本的设想里,赵曦还担心逃往西北的北辽队伍,会响应耶律洪基的号召,率军从西北向临潢府集结呢。

若是那样,大宋就必须派一直大军从北安州直接北上,拦截北辽西北方面的援军,或者说避免在进攻临潢府时,受到西北辽军的袭扰。

对于遥远的西北,皇城司的力量还无暇顾及,根本无从知晓真正的兵员数量和战力。

现在好了,大宋完全可以不顾及西北,只需要集中力量进攻临潢府即可。

“官家,高永昌遣使到汴梁,请求朝廷给与他支援,说是在接到朝廷支援之时,他便会自苏州北上,克辰州,兵临辽阳,以助我大宋平灭北辽。”

“同时,高永昌承诺,在平灭北辽以后,他只需要恢复原渤海国的疆域,并永远受朝廷节制······”

这样的以请求名义的谈判,就是王安石看了也觉得这高永昌可笑至极。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分量。

“给那个高永昌回个话,问问他是不是还想将北辽的东京道全数拿去?真实不知所谓。”

“告诉四子,从即日起,封锁整个苏州的海运通道,禁止任何海商与高永昌不交易,特别要禁绝粮食等相关必须物资抵达苏州。”

“告知那些远道而来的海商,若有与高永昌交易者,将列为大宋的敌人,在整个海洋上,不论是大宋的海军,还是大宋的海商,都将有义务对其攻击。”

真是不知所谓。纠集了三五千乌合之众,就大言不惭的跟大宋谈条件了?还遣使?真当自己是个人物。

这就让你求死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