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忽闻丧讯年难过 中(1/2)

时间往回倒两刻钟,荣国府的门房管事王进被急促的敲门声吓了一跳,虽说因为过年有庄子的人送账簿和商铺的人送货,但也没哪个人弄出这么急躁的声音。

门房还想着是不是账簿或者货物出了问题,这才急着入府请示。万没料到一开门,便是几个身着孝服的人,一时间不知作何反应。

“你们,你们是怎么回事,这是时节上门寻晦气是不把我们府里放在眼里了吗?”眼看着就要腊八了,也到了紧锣密鼓准备过年的最后阶段,要是把这些人放进去,他这门房也甭干了。

为首的人也知道这身不合适,可十万火急的也容不得他们更衣换装,一路奔骑早已筋疲力尽,于是便拱手弯腰道:“小的常起,是府上大姑奶奶的管事。”

“大姑奶奶的管事,那你们这身是......”王进一惊,这才想起每年过年的时候自海疆而来的年礼。

常起叹了口气,也幸好他是贾氏雇来的管事,否则早就被那钱家发卖了,为了报恩他便收拾了家当,带了几个家人一路北上,要不是这身丧服,都不知道被打劫多少回了。

“我们大姑奶奶于下元节当日难产而亡。”有些话是要对主人家说的,常起想当面看看这府里的人会不会为贾氏做主,也好为自己日后的行事做准备。

王进也知道常起有所保留,当然有些事也不适合他知道,于是也跟着叹了口气,“大姑奶奶可真是命苦,你们稍等片刻,我这遣人去通报。”王进刚说完就转了口风,“算了,还是我亲自去吧。”他好歹是门房的管事,若换了其他人难保不被迁怒,太太对大姑娘的漠然他可是都看在眼里的。

门房的其他人听到王进这么说,眼里都是感激,报喜事还能得个赏钱,报丧事得个冷脸都是好的了,于是剩下的人将常起等人迎进了门房的待客室。

而那边去的王进却有些犯了愁,也不知道该将这个消息告诉谁,按理说应该是先告之父母。可他知道太太也不过是轻描淡写的一句知道了,再狠点说不定还会瞒着这个消息。

老太太已有了春秋,真要瞒上几年也不是不可能的,到时候太太再安排人重新报次丧,谁又能去海疆查证不成。而告诉老太太,还是年纪的问题,万一老太太受不住可怎么办?

也是王进幸运,在路上碰到了因为腊八节而休沐的国公爷,便一五一十的交代了。而贾代善就是再对妻子愧疚,那也是因为纳了妾,对女儿还是疼爱的,毕竟是给他凑了好字的女儿。

听到这个噩耗,一时间有些颓唐,他的长女比长子还小了几十天,怎么忽然就难产而亡,前面不是都生过两个孩子了吗?不对,不对,肯定有隐情,贾代善可是知道妻子生贾敏时已经是高龄产妇了,也没费多大事呀!

思及此,贾代善的脸顿时沉了下来,“王进,去把那几个人带进荣禧堂,我亲自来问。”

“是,老爷。”王进看贾代善没迁怒他,也是舒了口气,急匆匆的又返回了门房。

看到王进满头大汗的样子,常起急忙起身,“劳烦足下了。”

“什么劳烦不劳烦,那也是我们府里的大姑娘。”王进随便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说道:“你们跟我来,老爷要见你们。”

常起听到老爷二字,心里也有了计较,若是国公爷要给大女儿打抱不平,他就原原本本的说,若都不在意,说出来还算桩丑事,他也就不引火上身了。

这么一路跟着走过去,常起的心里却打起来鼓,看这府里的气派就知道明显不是那种落魄贵族,怎么会把女儿嫁入一介商家呢,那他到底该不该坦白呢!

正思索间,就听到王进说了一句“到了”,这才赶紧敛了神色,恭恭敬敬的带着人进了悬有荣禧堂三个大字牌匾的正厅。

“见过老爷太太。”王进虽说在路上已经说过众人的相貌,但是出错了也是麻烦,于是在看到上首的贾代善和贾母时便率先行礼,心里还庆幸老太太没在。

其实老太太作为超品诰命是可以住荣禧堂的,只是老国公已逝,贾代善又是正经的国公爷,老太太便搬到了荣庆堂,除非有大事才会被请到荣禧堂。眼下看来,贾代善也是怕老太太承受不住,这才没有请老太太过来。

常起几个人则跟着跪下磕了头,尽管他和贾氏的雇佣关系已经结束,可他一介平头百姓见了贵人自是要下跪叩头的,否则一个以下犯上他们也吃不消。

而贾母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暗自唾了一声晦气,大过年的偏弄这么档子事。不过面上却是悲痛万分,当下就泪流满面,扯着帕子不停的擦拭,一开口就是颤颤巍巍的声调。

“你们快快起身,还请仔细说说怎么回事?”贾母为了显示自己的慈母心怀,不等贾代善开口就急切的开口。

贾代善见状,心里也舒服了许多,要是个妾侍死了,妻子无动于衷他也不会有什么想法,可大姑娘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若是如此,他肯定会心生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