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吃饼动作要好看(1/2)

作者有话要说:

读者“可可可可可”,灌溉营养液

读者“”,灌溉营养液

谢谢啦,(づ ̄ 3 ̄)づ  却说贾母堵心归堵心,但是这一次老太太分产,她也没什么不满的。本来以为老太太会偏着大房,却没料到是难得的公正,算起来反倒是她占了便宜,毕竟二儿子和贾敏对她最是亲近。

因此回到住处后难得沉默了,对古董字画和头面首饰的去处也失了大半的兴趣。她在想若是分产一事若落在她的身上,绝对不会便宜外人一个子,就算是她为着名声分了出去,也要慢慢掏回来。

别说贾母做不出来,贾赦五千两订了迎春给孙绍祖,她但凡有些慈心,也不会就这么嫁了迎春。也不过是不在乎而已,她的眼中只有宝玉一个,就是林黛玉,说难听些不过是因为贾宝玉喜欢而已。

而现在经此一事,贾母的心忽然就沉静了下来,想到了当年的种种。若是老太太说的清楚些,若是她没那么年轻气盛,或许就不会什么姨娘庶女了。

可惜没有如果,贾母毕竟是贾母,就算自己做错了一部分,那些姨娘庶女已然将她的心戳得伤痕累累。所以,就这样吧,作为将来荣国府的当家老夫人,她就尽量宽宏大量些。

至于大房和二房,她也不明着赐人了,自己的儿子她难道还不清楚吗?没老国公疼媳妇不说,连老爷的本事也没学到多少,交了三两朋友却学会了红袖添香。

而剩下的那个庶女,再怎么也不可能越过她的敏儿。到时候订个差不多的人家,一副嫁妆便罢了,这么想着,贾母到底还是不舒服。罢了,反正老太太和国公爷都还在,她也就不插手了,她也想看看没有她的手脚,这贾姮到底有没有造化。

可见老太太的分产到底是触动了贾母,这也是托老太太想开的福。真要顺着原主来走剧情,老太太因为心疼大孙子,绝对是将所有的东西都留给大房,贾母年轻时被激出的偏执怕是会愈加严重。

现在稍稍平息了偏激的贾母由得小辈们挑选,也没使那些为二儿子和贾敏扒拉财产的手段。因此分产一事就这么风平浪静的过去了,各房的主子正忙着整理刚到手的财物,多寡这种问题难得没有人阴阳怪气。

再说贾代善看到母亲的手势,便在小辈们都离开后又悄悄了转了回去,待看到何嬷嬷带着染墨和丝竹下去后,这才进了荣庆堂。

而老太太看到儿子回转,便指了指边上的座位,让儿子坐在自己跟前,从身后取出一个信封递了过去,“这里面是十二万两的银票,悄悄还了。”

“这是?”贾代善愣了一下,看了眼厚厚的信封一脸的不解,“还给谁?”

“圣上。”老太太看儿子猛地睁大眼睛,不觉摇了摇头,“有什么可吃惊的,先帝和圣上加起来六次南下,贾家也是接过一次驾的,因为修缮老宅借了国库十万两。”

贾代善想了一下,也是,若真的举家之力来接驾也不是不行,但是财不外露是有道理的。夏朝建立才多久,都能凑足了接驾用的钱,是不是贪污了,是不是受贿了,是不是搜刮百姓了。

所以,甄家接驾四次才管了江南织造。自家不过是修缮了下老宅就用了这么多,甄家可是建了行宫,花费说不定在数十倍上。贾代善这才明白先帝和圣上的用意,意在弥补甄家的亏空,只是这拆东墙补西墙的,早晚得出事。

看来当今圣上并不像表明上那么宠信甄家,想想就能明白。先帝南下去了甄家,甄家就出了个皇帝的乳娘,圣上南下,宫里就出了个甄贵妃,说没蹊跷谁信!

“母亲,儿子得找个时机才行。”贾代善说着又将信封递了回去,“儿子怎能再动母亲的私房。”

“胡说,母亲的私房可是都分了的。”老太太摆摆手,“你父亲借款一是安先帝的心,一是描补甄家的脸,修缮个老宅能用多少,多出来的两万是利息。”

“让母亲劳心了。”贾代善一脸的惭愧,接着拒绝,“母亲用这些银票再换些私房攒着,好不好?”

“孩子气,你那俸禄能有多少,也别说征战所得丰厚了,做母亲的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老太太正了神色,“别以为母亲不知道你散了多少银子给那些将士,现在还接济着阵亡将士的家人。”

“这不是应该的吗,他们出生入死的,儿子才有了这国公府邸。”贾代善的数万大军,因为兵权上交,不少人都解甲归田,抚恤金和安家费就花费了数十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