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2)

第五十一章 新县令

杜大人是哭着步行离开的牛角县,感动的哭。

连杜夫人都泪水涟涟,也是感动的哭了。

全县在战前有三万多户,但是在战后,就剩下一万多户了,这一万多户人,竟然都签字了。

百姓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不会!

那么只有学会写自己的名字,才有资格在上面签字。

为此,杜大人知道了,胡家村的胡伟,胡秀才,奔波了七八天,挨个教人写他们的名字,万民伞还带着一个万民册,上面写了签名的每一个人的户籍所在地,保证这万民伞都是大家自愿签字送给杜明杜大人的,这是三位里长的意思,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万民册分为六份,杜大人带走两份,三位里长一人一份。

胡秀才保留一份底稿,也是最初的那份万民册的母本。

那天的场景,就连王将这样的武人,都红了眼眶。

“当官能当到这种地步,杜大人,不白当十年牛角县的县令!”这是他临走之前的感叹。

而且当天非常应景的是,天上真的下了小雨,那万民伞上用的是油布,防雨抗晒,做的相当结实,而且是小雨,愣是遮住杜大人,没让他被雨水淋湿一点点。

光凭这个,就让人印象深刻。

那曰万民送别的场面,也非常的震撼人心。

但是接下来,大家就犯愁了,还是杜师爷临走的时候,虽然也红了眼眶,但是他走到三位里长跟前,小声的提醒他们:“你们这样送别大人是心意,但是新来的那位大人,你们可也要好好地迎接啊!”

杜师爷到底是“师爷”出身,知道“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老百姓们是真心为了大人,可也间接地……得罪了新来的县令。

如果他们不能用更别出心裁的方式欢迎新县令的话。

再说他们还留了那么大个坑给新来的县令。

本来他是不在乎的,但是谁让大家这么充满感情的送别,不仅打动了杜大人,让他毕生难忘,也打动了杜师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