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1/2)

王佐看了一眼:“不是什么好地方!”

可是丁田好奇啊!

“是哪儿呀?”直觉认为,王佐他们都知道那是哪里。

“田儿啊,那里可是好地方!”王富贵在一边乐呵呵的看着那边竖起来的花灯架子。

“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王佐不开心了。

“不是,王爷,田儿也得知道点轻重啊!”王富贵不这么认为:“万一以后有人……难免会邀请田儿去那地方。”

王佐不吭声了,在京中,官员们难免声色犬马。

但是他觉得,他的田儿不是那样的人。

可是就像王富贵说的那样,有的时候,不沾染风尘女子,可喝个花酒啥的……他不是不相信丁田对他的感情,就是怕丁田不熟悉那些套路,万一被人坑了咋办?

要知道,朝廷规定,官员是不可以狎妓的!

“说说,那是个什么地方啊?”丁田太好奇了。

王佐只好跟他说了,那里是八大胡同……。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

说的是元宵节的时候,各个青楼楚馆的花灯架子,搭的那是一个比一个高,上面的花灯点燃后,是一个比一个亮。

亦有玉兔东升,花魁在台上翩翩起舞,更有鼓乐弦瑟,凤阳花鼓……。

苏东坡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

此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

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前朝末年的时候,昏君当道,铺张浪费,极致奢华,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

有大才子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

诗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从此之后,这元宵节,过的就更热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