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2)

他们在路上都是半信半疑的态度,尤其是擅长农事的那位管事。他在地里一辈子,也就能让产量提高一点点,那已经让他备受嘉奖了,陶睿能让产量翻倍?

不是他看不起陶睿,实在是陶睿前十几年就是个纨绔,是个没接触过农事的世家子,怎么可能这么快就琢磨明白了?

但他没说,有眼睛的都看得出陶睿简在帝心,蠢货才会去招惹陶睿。他只是在心里叹气,不知到了农田里,该怎么不得罪陶睿又将实情告知皇帝。

谁知远远看见陶家的田地,他就傻了。

那沉甸甸的麦穗,他没到近前就知道长都有多好,马车一停下,他都没听见皇帝叫他,腾地跳下马车就跑进农田里挨个查看。

这株长得好,这一株也长得好,这个,还有这个,都长得好。不是偶然,是产量真的高。

农田被划分成几大块,整整齐齐种着不同的农作物,看着又好看又壮观。

三公主从来没见过粮食长在地里的样子,惊讶道:“好美啊,原来那些吃的东西在地里是这样的。”

丞相说:“三公主,这是因为谨之种得好,若是那地里闹灾的,看上去都透着绝望啊。”他拍了下陶睿的肩膀,“谨之,真是英雄出少年,做得好!”

每年饿死的人那么多,哪里有天灾了,难民更是最难解决的难题。丞相看见这农田简直像看见了灵丹妙药,难掩激动的情绪。

皇帝也不遑多让,背在身后的手紧紧握着,脸上已经露出了笑容。他都不需要那管事回话了,他是去过皇庄的,皇庄产出最好的时候也比不上陶睿这田地的产量。更何况单是看着都觉得这庄稼长得好,味道应当也更好。

他叫陶睿到身边问道:“种植可有地域限制?产量可稳定?能否推广到全国?”

陶睿自信道:“微臣有确切的把握才上报给皇上,在种植上确实有一些地域差异,但微臣有信心能够稳定产量。”

这时皇庄的管事也跑回来了,他激动得难以言表,简直将陶睿奉为天人。

“皇上,田里的作物没有任何问题,稻谷颗粒饱满,又大又好,田地的虫害也很少,小的想向陶郎中请教,太厉害了,真的太厉害了。”

皇帝朗笑出声,“以后有你学的机会。谨之,你又一次给了朕一个大惊喜,真不知道你还会多少东西。朕读史书,每每读到那些旷世奇才,都会忍不住惊叹,世上怎会有那般聪慧之人?似乎什么都能弄懂,完美得不像真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