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2/2)

一道赤金色的烟火从那小东西里蹿上了天,在夜幕低垂的夜空中爆发出灿灿的金光。

原来是个烟火?

可是随后,外面不知道是不是这颗烟火金珠上了天是个信号,还是早有安排,四面八方立刻就响起了响哨声,本来漆黑的天空绽放出万紫千红灿烂的花火。

映衬的地上的宫灯与天上的星月都无光了。

“儿臣率诸位皇弟皇妹们,恭祝我们的父亲,千福无极,万寿无疆!”皇太子立刻带着二皇子跪在正和帝面前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正和帝自然是亲自扶起他,而后又扶起他的熊儿子二皇子。

皇太子这个时候十足十的委屈样儿,而二皇子一看他大哥这样儿,立刻就低着头不吭声儿也不抬头,他做不来那些复杂的事情,所以只有当背景了,不过他二皇子的身份也分量十足,俩位皇儿都委委屈屈的样子,无声胜有声啊!

别说正和帝是亲爹了,就是那些大臣们也都有反感刚才对定军候穷追猛打的人了。

本来定军候攀上皇帝太子和皇子,就足够证明定军候跟皇室关系还是很亲密的,绝对没有大家臆想中的那么水火不容,哪怕是“捧杀”,这会儿也是“捧”,至于什么时候杀?那就看龙椅上那位的意思了,也许是正和帝,也许是未来的皇帝现在的皇太子?或许是隔一代的君主?谁知道呢!

反正不是现在!

既然现在定军候还能好好的,更的了正和帝的青睐,说句不好听的,看到皇太子能找定军候帮忙,还一口一个“石磊叔叔”叫的亲切,也许不止是正和帝,下一代的皇帝也许也对定军候的青睐有加呢。

既然不是现在,那他们为什么要跟定军候对着干啊?

许多以前摇摆不定或者保持中立的大臣们都如此想。

“父皇知道你们委屈了,定军候也很不错。”正和帝一看高兴了,他大儿子和二儿子能在他注意不到的时候,替他护住了小石头,他都快要高兴坏了!

“来人,赏皇太子黄石御印,雕刻皇太子印信,过了年大朝会的时候,皇太子便要与朕一起临朝听政,赏二皇子金玉马一匹,其余皇子皇女各赏千秋金果子二十,银果子一百,玉质九连环一对。”正和帝高兴了,这赏赐也就痛快了:“另外,定军候石磊,晋封为太子少师,赐戴紫金冠,蛟纹玉腰带,允其带刀随行,另赐千秋金果子一百,银果子一百,食郡王俸禄,领郡王\侯爵双薪。”

正和帝的话让很多人都对定军候又羡又妒,就哄了一下皇太子,给皇上放个烟火而已,竟然得到了正和帝这么丰厚的赏赐,早知道自己就算是冒着被人猜忌的危险,也要帮一把皇太子啊!

不过有人却是立刻就出声反对了,不是别人正是孔老大人,他老人家对朝政党争并不参与,但是却对礼教特别执着:“启奏陛下,定军候年少,恐担不得太子少师之责。”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衔,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三师”,从一品衔,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衔,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三少”,正二品衔。

一旦太子登基称帝,立刻就会荣升这些人的职位,那个时候他们便是帝师,正和帝封石磊做太子少师,等太子大了总会有朝一日变成“太子太师”,日后太子登基称帝,妥妥的太师,帝师之位啊!

这太让人眼红了!

尤其是文人们啊!

这太子少师更是有托孤大臣之意!

无上荣宠也不为过啊!

小石头不懂这些不代表别人不懂!

“老酸菜梆子你说小石头担不得,谁能担得?你么?”周老元帅头一个就炸庙了。

他们武将出个太子少师容易吗?

谁也甭想半路截胡!

“周老元帅你怎可如此侮辱朝廷重臣?”孔老大人最讨厌这些武将们,除了文武不和之外,就是这帮武将们爱给人起外号,将所有文臣都统称为“酸菜”,老的就叫“老酸菜梆子”,小的就叫“小酸菜心儿”,不大不小的就“酸菜帮子们”……。

文人重气节,被人如此叫外号,他们怎能不生气?

以前还在私下里说说,这回竟然当着正和帝的面说了出来,孔老大人立刻就抓住了这次机会,务必要在正和帝面前告他们一状!

“孔老大人你说我胜任不了,那你说谁能胜任的了?”石磊不懂朝政,但是刚才他也听到了,正和帝的意思是要他给皇太子当师傅,他立刻就美上了!

从来都是别人给他当师傅,如今他也可以给别人当师傅了!

这好为人师的性子立刻就被勾搭了起来,趁着酒劲儿这会儿正美着呢,孔老头儿就跳了出来,反对他当师傅,小石头就不乐意了。

“作为储君的授业之人,怎么着也得是一个博学鸿儒才是!定军候一介武夫,怎可担负如此重任?”

在听到孔大人说“一介武夫”的时候,很多人的眼神都好奇怪的看了看定军候石磊,再看了看孔老大人,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你的意思是我不合格被?”小石头的气性被挑了出来:“那这样,后天休沐,咱们比一场,一面出三题,你赢了,你当这个少师,我赢了,我当,别人再也不能说什么唧唧歪歪的酸化,怎么样?”

“比就比!”孔老大人一下子就答应了!

他心里想的是,你一个不学无术的武夫,敢跟我这个博学鸿儒比试,简直是拿着鸡蛋碰石头,输定了!

“皇上,今天的任命您暂且先留着,等比试出结果了,您再任命不吃!”小石头醉醺醺的一拱手,正和帝也不好博了他的面子。

而且正和帝也有些懊悔,自己一个高兴,就把小石头放到了风口浪尖上,真是不应该。

他忘记了这些文臣们可是对那个位置虎视眈眈呢。

这位置太敏感,至今唯有皇太子的启蒙的三位师父在东宫天天的陪着太子学习,受业的师父只有一个,还是太子的亲外公,也就是国丈,同时这也是正和帝的太师,在给皇太子授业指导,其余的位置可都是空悬着呢。

“既然如此,那就待定!”正和帝虽然说着待定,可是心里早已打算想个办法遮掩过去。

一场好好的寿宴闹了这么多事情出来,儒臣们打了鸡血一样的一起商量比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