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2)

永琰象早料到了一般,笑笑着收回来就顺手在烛火上炬了,火焰腾地卷起丝制荷包的锻面,和珅一惊直觉地劈手去夺,在地上扑灭了火,那香包却早已烧地残黑不堪了。

“我送出去的礼,岂有收回来的理儿?”永琰蹲下了身子,将那烧了一半的香包重新塞回和珅手里,“如今它也不是什么御用之物了,你还不收?”

和珅闭上眼,伸手接了,恭恭敬敬给永琰磕了个头:“谢十五爷恩赏。”

永琰看着和珅告退后走地飞快的背影,眯着眼缓缓一笑:

就看看你我二人,谁能试探出对方心里真正的底线。

为大事计,你定要为我所用——否则,还是消失为好。

次日的太仓查粮,果然不出所料,仓库所纳粮食的成色数量与登记在册的纳捐人数尽皆吻合,没有半分出入,和珅特意下到太仓底层,伸手去翻,那谷子果然没有一丝霉烂,都是今年出的好米,想来应付甘肃一省饥民是绰绰有余了。

“如何,和大人可要好好查仔细了。秀才士人们每一笔按制捐纳的粮食都是登记在册,本督立下了军令状——这是甘肃百姓们旱灾时候的救命粮,谁让它出了一点纰漏,本督就拿他祭旗!”王擅望语带骄横地看着和珅,对一个初出宫廷的阿哥和谄媚邀幸的弄臣更加不放在眼里,甘肃各个官员于是都竞相附和。和珅只是笑笑地,也不与他辩,反倒是永琰出声:“王督不愧为天下第一能吏,这太仓屯粮做的滴水不漏,甘肃全境太平不因旱灾而滋生匪乱,都是王督之功,我与和大人回京后定当在御前为你表白功绩——既无事,阿桂那边的事还等着办,我看我与和大人也不在兰州多做耽搁了。”

王擅望对着永琰自然不能象和珅那般脸色,因着笑道:“微臣为官数十年,不敢博皇上谬赞,只知一心一意报效国家为民请命罢了——”说完就命人择了吉时,大开兰州城门,鸣炮礼送两位钦差出城,一色十一辆青油大车直直排开,辕门上插着的钦差黄龙旗猎猎飞舞,遮天弊日声势雄壮。

永琰和珅二人又与甘肃诸官员话别片刻,便也心急如火地登车而去,喧嚣而过的车队在泥泞的湿地上溅起一片或大或小的水花。

车马如龙直行到邴县境内,距兰州府已有八十余里路程,和珅正坐在车上正兀自闭目养神,忽然只觉得轿子陡停,一阵摇晃后,一个人猛地掀起轿帘一屁股坐在他的身侧。

只见永琰微微一笑,丢给他一个包袱。

“十五爷这是何意。”和珅微颦着眉抬头看他。永琰忽然扯开自己身上的石青绣蟒龙褂,甩在车底上,一面将其中一套粗布衣服三下五除二在身上套好了,一面抬着下巴示意:“你也快些呀。”

“我不懂。”和珅看着包袱里散出来的粗布衣服,摇摇头故作不解。看看和珅的表情,永琰住了手,在他跟前蹲下,含笑道,“和大人,别装傻了。你我都看出王擅望有问题,难道就这么空入宝山而回?他能在官府衙门太仓粮库里坐足了手脚,总不见得民间百姓也都被他收买光了——我们,得微服私访——这钦差大车一路鸣锣开道继续向嘉峪关开进,就没人会知道我们半路上偷偷折回了兰州府。”

和珅微怔一下,他猜到永琰必有所行动,却没想到如此迅速,如此。。。聪明。

一时二人打扮停当出来,虽是平常路人打扮,但二人都生地俊美,粗服蓬衣也难掩丰姿夺人,穆彰阿苦着张脸还要再劝:“爷,您万金之躯怎能以身犯险?若出点什么事奴才还要命不要?!”

“会出什么事!我和和大人都不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永琰轻斥一声,“再说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那您也得带上我啊!”

“你是钦封的御前侍卫,不在钦差座下差遣,谁会相信空轿子里坐着的就是钦差?你且带队前去嘉峪关,距那五十里处扎营侯我——别这个脸儿,我出不了什么事。”永琰一挥手,眼已经转向和珅,“更何况,和大人自会全力护我周全,对吧?”

和珅只得无奈地做了个揖,回道:“是。”

一世为臣 正文 第三十六章 见义勇为皇子蒙尘 突出重围和珅落难

章节字数:7086 更新时间:08-08-12 22:38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