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88(1/2)

范维睁大眼睛,盐商算是皇商了,朝中自然有些关系,不过也不敢行刺他们吧。毕竟他是明湛身边儿的红人,真惹恼了明湛,谁也讨不着便宜。

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动范维,就是在打明湛的脸,挑衅明湛。

除了找死的,没人会这样干。

不过,明湛既然专程提醒了他,范维满口应下。

周宇仗着身体年轻,回家时也险些饿晕。

他养尊处优惯了,挨饿是头一遭,甚至周宇都打算以后再有廷议是不是要在身上带些肉干备急。

官员们都饿的前心贴后背,以至于平日里挑三捡四的工作餐都成了难得的美味。周宇连塞了两碗竟然只是半饱,刚稳住心,吩咐道,“再去盛些饭来。”

老仆瞧着小主子狂吞虎咽实在有些后怕,劝道,“大人是饿透了,先少吃些,待一时再吃方不伤脾胃。”

“行了,去盛吧,吃了饭还得干活儿呢。”周宇不是什么高官,他原是朱子政的左右手,管些礼仪文书考试的事儿,如今朱子政去了西藏,他在礼仪司挑大梁。明湛已经要求他们制定藏边贸易的税法以及市场规则,平日里最闲的部门一跃为赶死队——明湛催的紧。

老仆转身出去,不一时带了包点心回来,回禀饭菜已告罄。

周宇摇头笑叹,“这一早上挨饿的可不少,罢了,晚上回府再说吧。”

以往都只是听说世子的脾气不大好,今天算是见识到了。周宇想到今晨胡兴被指着鼻尖儿骂“蠢货”时的尴尬,若是自己挨一回,估计死的心都有了。

吃过饭,周宇唤了下属进来开会,一直忙到天色擦黑方落衙回家。

117、手段

细雨初歇的傍晚,周云贵坐在廊下喝茶。

花圃间一片杜鹃花伴着雨露,很有几分我见犹怜的艳丽。

周云贵年纪并不算老,六十出头儿,平时保养也算得宜,可不知什么原因,头发还是过早的白了,细银似雪,紧紧的扎成髻,用一根沉香木的簪子固定住。膝脊笔直,即便是喝茶这样悠闲的消遣在周云贵做起来也透出几分强势的规制。

“太爷,孙少爷这些天差使忙,都回来的晚。要不您先用晚饭吧。”管家劝道。

“不必。”周云贵摆了摆手,管家不敢多言,自在一旁侯着。

周宇的脚刚迈进府门,马上有人回禀,他祖父正在等他。

官服都来不及换,周宇忙去主院给祖父请安。

周云贵自然有别的渠道知晓勤政殿的事,不过,亲孙子就在王府当差,近水楼台。

“回来了。”周云贵摆摆手,未让周宇行礼,祖父偏疼孙子,规矩上就没那么讲究了,一向冷硬的线条柔和了几分,关切的问,“用过晚饭没?”

周宇摇头,笑道,“还没有。”

“那正好,咱爷俩一道用。”周云贵乐呵呵的,脸上看不出半分焦灼,倒是周宇怕老爷子着急,瞅屋里也没别人,遂道,“今晨廷议时……”

“不急,先用饭。”周云贵并非不担心,如果他真的倍儿有信心,也不会大老远的来到昆明城打听消息。只是到他这个年纪,经的事多了,也便从容了。

周家世代豪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虽不过四五道菜,却十分考究。

祖孙二人默不作声的用过饭,天已尽黑,房间里点起烛火,亮如白昼。周云贵半眯着眼,倚着榻,手里握着盏普洱,并没有喝,“差事忙吗?”

“世子催的急。”周宇并无隐瞒,他出身商贾之家,虽以科举入仕,不过谁鄙视商贾,他也不能鄙视自己的祖宗。再者,他今日吃穿用度,绝大部分还是家中供己,若是只靠自己那些许薪俸,虽不至于去喝西北风,不过想过的如此滋润也是不可能的。

“朱大人走时只是带走了与藏人之间的协议,现在拟的是将来藏边贸易市场规则。”

周云贵道,“能把大概的东西带回来给我看看吗?”

周宇正管这摊儿,虽有些为难,并未带到脸上,点了点头,“那明天吧,不过,我早上得带回去,如今衙门里就是在忙这个。”

“我知道。”周云贵脸色柔和,温声道,“世子有没有为难过你?”

“这倒没有。”周宇解释,“不过,原本朱大人走后,应该轮到李大人领这差使,世子直接将差使交给了我,想来,世子也知道一些什么。”

周云贵笑笑,“世子虽是嫡子,但在兄弟间排行最小,先前因身有疾病,立世子之事自然轮不到他。不过,他乍一开口,王爷马上便为他请立世子,当年,大公子可没这造化。王妃是正妃,不过魏妃娘娘更得王爷宠爱,魏妃的娘家出身也不低了,如果世子没手段,他也做不成世子。他多知道一些,也是常情。”

当然,周云贵更看重的是明湛所释放的信号:友善。

以明湛的身份,能屈尊降贵的亲自与他们这些商人谈一谈,这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意态。

“祖父,盐政改制,家里是打算……”

“家里还没讨论出个头绪来,族中子弟都以盐为生,还有那些跟着咱家吃饭的掌柜伙计们,纵然世子给出藏边贸易的优势,也有许多人安置不了哪。”周云贵叹道,“再者,祖上传下来就是靠贩盐为生,如今乍改了营生,是好是歹也不知道呢。”

“我看世子是下定了决心,旨意是从经帝都认可的。”周宇道,“世子册封后首次当差,怎么着也不会砸了。我看盐政改制后,盐价会大幅下跌,咱们再贩盐,也没多少红利可拿了。”

“而且,小额盐票完全是放开的卖,有银子就能去贩盐,完全不需要走官员的关系,就是底下的掌柜伙计也说不得要生二心。”自幼耳濡目染,周宇对于贩盐也有几分心得。

周云贵挑眉看向孙子,问道,“藏边贸易虽然也有利可图,第一,不比贩盐来的利大,这且不说,咱们家如今也不缺银子;第二,前三年虽然免税,可你也得知道,后头的税高达两成,自古闻所未闻。咱家要是应了,后头盐商们也得应,可这骂名就得咱家背。世子这一刀太狠了,永杰,世子第一次出手就对准了盐课,你信不信,这次藏边贸易若征了两成税,后头所有云贵两省的商贾,只要开铺子做买卖的,都会征重税。我不是心疼银子,可这是咱家立家的根本,总得为子孙后代留下些活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