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陶火县(2/2)

刘云将能穿的衣服都打包起来,能用上的东西都收纳到一个盒子里,然后一同放入到拉杆箱内,再最后检查了一遍,发现没什么东西可以拿之后,便要离去。

突然,他的视线不小心定格到了宿舍门后的一个皱巴巴的圆球之上“嗯?那是什么?”

刘云放下箱子,迅速上前将那圆球捡了起来“嗯?一团旧报纸?”

还真是奇了怪了,宿舍里怎么会突然出现报纸这种东西呢?难不成也是那伙人扔在这儿的?要按照刘云以前的性格,这旧报纸对于他来说无非就别人随手丢弃的废品罢了,自己丝毫不会在意。但自从宿舍里发生了那档子事之后,刘云便对周遭的一切都开始敏感警觉起来,只要周围有什么异样,都会让他立马做出牢牢的防备。

刘云三两下就将那揉成一团,皱皱巴巴的旧报纸给铺展开来,并用力在上面来回摁压了一番,这样可以看的更加清晰,一目了然。

大致观察一番之后,好像并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刘云正觉纳闷之时,突然目光扫到了报纸右下角一个很小的篇幅处,只因那几排文字报道下有几个熟悉的面孔,虽然可能因为时间的久远导致图像变得有些模糊不清,但刘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们。

这不就是先前和自己住同一个宿舍的那几位历史系的学长么?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刘云睁大眼睛细细往那排文字报道上看去,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这些学长离校之后不是都去实习了吗?怎么突然变成离奇失踪了?

报道上是这样写的:良城花海大学历史系有三名学生在临近毕业签订离校实习手续时突然同时失踪,下落不明。失踪前三人分别穿有蓝色条纹格子衫,黑色破洞牛仔裤和白色连帽卫衣,黑色宽松运动裤以及V领印花T恤,卡其色九分休闲裤。以下是三人照片以及具体信息。如有知情者请立即联系电话:。必有重谢!

他吗的!怎么会这样?刘云清楚的记得在他们说要去签订实习手续的前一天中午,自己大放血了一次请他们去了学校南门的江南宴聚餐,席间他们口口声声说第二天就要奔向新的未来了,大好前程就等着他们了,一时间热情高涨,兴致勃发几人之间倾肠倒腹,推杯换盏,好不痛快!

可是..怎么一到第二天就突然失踪了呢?刘云还真以为他们已经搭上了前往实习地的列车,快快乐乐的实习去了。

不过转念一想,后来有几次自己也确实给他们打过电话,想了解一下他们的近况,但是每次都没有人接,起初刘云还真以为是他们太过忙碌这才没有时间接听,没想到现在看来,一切都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啊。

刘云刻意看了一下报纸上的日期,发现距现在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了。时间也并不算太久,但报纸却整成了这幅德行,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啊。

不过刘云眼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自己都俗事缠身,应付不过来了,哪还有心思去操心别人的事。赶紧收拾好东西上路吧。

紫幽奶奶所说的那个可以干活儿的地方位于良城的正北方向,距离有点长,接近六百公里,而且没有直达的列车。

虽说此地路途遥远,但仍然处于良城所管辖的范围之内,只不过已经到了与隔壁城市汇城所交界的边界处,再往前走个五十米就到了汇城。

刘云先是乘坐高铁来到良城的下辖市金江,然后从金江坐轮渡到连濛湾,再由连濛湾坐客车一路直达到这个紫幽奶奶口中所说的地方,陶火县。

这个陶火县刘云知道倒是知道,但就是从来没有来过,一是此地距离良城确实有些偏远,而且并没有什么风景名胜或者人文景观,二是刘云在这里连一个亲戚朋友都没有,闲来无事往这跑干嘛呢。而好奇心什么的那就更不用说了,这地方对于刘云来说那简直就是索然无味,没有一丝吸引力。

要不是因为紫幽奶奶,要不是因为自己容易妥协,无论如何刘云都不会来到这么一个地方的。

其实刘云之前也考虑过要不要改变主意,自己再另找一个偏僻的地方去躲一阵子,但考虑再三之后,觉得也没什么地方可以去了,那就按老人家说的来吧,至少刘云相信她们所提供的地方是绝对安全的。

第一次踏上这陶火县的土地,刘云确实感到了几分新鲜,毕竟这地方远离市区,少了市区里特有的嘈杂和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宁静和祥和,加上那空旷的原野和蔚蓝的天空,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虽说这是刘云头一次光顾此地,但在他没来之前就曾听很多人说过陶火县的居民特别不待见外地人,对那些外来人士极其的反感厌恶,至于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那些人也只是支支吾吾的说不清道不明。

差不多傍晚时分,刘云所乘坐的客车总算抵达了陶火县的客运站。

客车经站前大道左拐,缓缓驶进了客运站的入口通道,刘云打开车窗往外一看,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这不就是和自己曾经去过的和田客运站一样么?

一样的设施,一样的布局,一样的摆放,一样的简陋,难道这些小县城的客运站都是这样的吗?想到这,刘云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了那个曾经救过自己生命的女孩,李雪茹。

如今她过得还好吗?此时此刻她正在干嘛?是否也在想着自己?自己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到她?

还有以崔大牛为首的那帮兄弟们,现在奋斗成什么样了?过得顺不顺利?心中可还惦记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