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十世子孙,火烧紫禁城(1/2)

“上以守成之君,值重熙之运,垂衣拱手,不动声色,而天下大治”

朱见深算是个凑凑合合的皇帝,在他在位的二十多年,土木堡之变加上后面夺门之变的损伤渐渐恢复。

正如他的一幅传世之作描绘的,一团和气!

这幅《一团和气图》,至今仍为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瑰宝。

不过后世之人,没有亲历那个时代,弹幕中表现的,更多的是调侃。

“来了!来了!他带着大十七岁的好女孩,向我们走来了!”

“恋母情结严重!这是病啊!”

“人家找阿姨是不想努力了……你这……都混成皇帝了,小萝莉真的就不香么,不配你御驾亲征吗?”

“唉!要不是这脑子不好的恋母皇帝太坑,朱佑樘也不至于童年多灾多难!”

“朱佑樘能活下来已经是生命的奇迹了……那时候的后宫,简直堪比甄嬛传啊!”

“朱佑樘倘若不是童年导致身体基础太差,多活几年,明朝撑过三百年,也是可期的!”

这些弹幕的内容,朱元璋看不到。

城头再次变换一个皇帝,朱元璋听到了“佑”这个字,知道已经是自己第六代“晜孙”了。

年代距离过于遥远,尽管这皇帝身上依然是自己的血脉传承,朱元璋的情绪已经不太容易牵动,只平静地看着。

而于此同时,张凡评点的声音,似乎也加快了许多。

“明孝宗,朱佑樘!”

“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

在明朝中期,这已经是极高的评价。

朱元璋微微点头,多看了这孩子一眼。

可惜,朱佑樘只活了三十六岁。

传位于……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

张凡知道朱元璋接下来,恐怕不会太平静了。

“毅皇手除逆瑾,躬御边寇,奋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乐嬉游,暱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

这?!

朱元璋一愣,心想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喜欢玩闹,也就罢了。可是以皇帝之尊,还给自己封了个官?

这操作的意义,在哪儿?

“唉!顽童天子来了!从这以后,真正是越来越惨!”

“朱元璋你挺住!这个给自己封官的不算什么……后面还有自己嗑药慢性自杀的,沉迷木匠不爱江山的……”

“我大明啊!就是因为这些人,最终熬空了血肉。”

“倘若洪武大帝还在,永乐大帝还在,怕什么小冰河时代?”

朱厚照之后,却再次发生了一点不那么正常的朝代更迭……

“明世宗,朱厚熜。”

张凡想起那场声势浩大但其实……颇为荒诞的“大礼议”,再想想身穿道袍的那位皇帝,竟活活嗑药把自己磕死!

以嘉靖的聪明,原本应该更有作为!只可惜……可惜啊!

张凡无声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世宗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顾迭议大礼,舆论沸腾,幸臣假托,寻兴大狱……”

这?

朱元璋微一愣,但很快就从两个“厚”字上,明白了一些什么。

竟也学张凡的样子,轻轻一叹。

第七代,仍孙!

“明穆宗,朱载垕。”

张凡继续说道:“第柄臣相轧,门户渐开,而帝未能振肃乾纲,矫除积习,盖亦宽恕有余,而刚明不足者欤。”

隆庆皇帝朱载垕,在位期间,内阁权力斗争已经无法压制,后来渐渐发展成明朝后期极其可怕的党争。

“明神宗,朱翊钧。”

这个名字,朱元璋却是听过的,没想到,竟已经是第八代的“云孙”了。

“先生,这就是那个三十多年不上朝的皇帝?”

“正是。”

张凡笑道:“也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呃!

朱元璋再次无语。

在位时间长,管什么用啊!不上朝……

这不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么!

“明光宗,朱常洛。”

后面这些皇帝,太也差劲,张凡也懒得耽误时间,很快又让城头换了一张面孔,随意说道:

“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朱元璋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之前那个在位一年的孙子,已经让他有些费解,但看体形,实在太胖,或许是身体不堪重负。

但这一位……

又太瘦了啊!

城头上,依靠两个人搀扶才勉强站立的朱常洛,脸色苍白得吓人,活像是后世被某种歹毒药物祸害的那批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