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最了不起的论断?(1/2)

哦?

张凡的眉头微微一挑。

窥未来变化,观胜负玄机?

看来,诸葛亮是起了争竞之心,想问一问他之后的这一千八百年,泱泱华夏万里神州,又出了那些堪比“隆中对”的非凡预见。

其实……

何必后世!当代就有!

略一思忖,张凡笑道:“东吴之鲁肃,也早就提过类似隆中对的说法。先取荆州,再取益州,伺机伐曹。”

“曹魏的毛玠,也在很早的时候,就向曹操提出,奉天子、修耕植、蓄军资,分别在政治、经济、军事这三个方向,为曹操指明了未来的发展 策略,堪称曹操版的‘隆中对’。”

“还有荀彧,同样也称得上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为曹操纵论天下,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呵……

忽听张凡提及这些熟悉的名字,诸葛亮脸色微微变幻,再次呈现出某种追忆的神色。

鲁肃、毛玠、荀彧……

他们的政见和智慧,诸葛亮虽然不能尽知,但多少也都有些了解。

只可惜,这些人都已经作古,死在了自己前面。

而他们各自施展毕生才华,辅佐的君王,建立的国家……最终却都化作尘土,这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至于这一千八百年间,能人异士辈出,有关预见未来的论断更是层出不穷。”

张凡话锋一转,终于跳出当代,放眼诸葛亮不能看到的未来,感慨道:“其中有很多,经过数次讹传夸大之后,已经神乎其神,比如刘伯温的千年之眼,比如说推背图的道破天机……”

诸葛亮神色一凛,表情变得郑重了许多。

当代的风云人物,他大都了解,甚至是与其纠葛争斗了大半辈子。

但是后世,只能听张凡来说。

刘伯温?

推背图?

那都是些什么东西……

然而张凡并没有详述这些被神化的历史人物,而首先说了一个很陌生的名字。

“江统。”

“西晋时期,江统写过一部《徙戎论》,其中指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建议将游牧族群迁至关外,否则久之必生祸患!”

“可惜……为时已晚,腐朽不堪的西晋没能重视这个论断。”

“于是,十年之后,五胡乱华!”

啊!

诸葛亮呼吸微微粗重,他之前已经听张凡描绘过五胡乱华的恐怖乱象,虽然不曾亲见,但从张凡当时的措辞中,也可以隐隐窥见那个据说是神州大地最黑暗的恐怖时期。

神州陆沉!

中原沦陷!

两千多万的汉人人口,锐减到不到四百万!

光是看看这些用词,听听这些数字,诸葛亮就可以想象那是多么可怕的一段历史。

那么,这个叫江统的人,早就预见到了这样的悲剧?

果然了不起!

一时间,诸葛亮不由得肃然起敬,同时也更加感叹唏嘘。

倘若当时的西晋朝廷,能够重视这个人的意见,早早预防的话,或许就不会有那段极致的黑暗。

看来,每朝每代,都不缺乏智者,缺乏的只是发现智慧的眼睛,使用智慧的魄力,发挥智慧的环境。

“自丞相之后,又一千年,汉人江山易主,为外族统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