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真相,并不浪漫(1/2)

诸葛亮,望向张凡。

张凡一笑,明白他的意思。

老规矩?

这位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蜀相,每每看过了《三国演义》对自己的神化,再从当年的回忆中轻轻挣脱之后,便想要看一看,他身后一千八百年,在华夏神州,发生过怎样精彩纷呈的故事。

老人家的《论持久战》。

周先生的“舌战群儒”。

这些都给诸葛亮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甚至一度为此哽咽。

能看到后世子孙如此强大,后世的华夏,后世的汉王朝如此强大,对诸葛亮来说,可以说是虽死无憾了!

那么,这一次?

即将离开第三盏明灯中的世界,诸葛亮又将希冀和期待的目光投向张凡。

草船借箭?

苦肉计?

借东风?

火烧赤壁?

这些过往或者传说,在其后漫长的一千八百年中,是否再次上演?或者说……是否真能实现?

此刻,张凡和诸葛亮依然是并肩而立。

在他们面前,赤壁大火正熊熊,映红了周瑜意气风发的羽扇纶巾,映红了曹操一败涂地的残兵哀嚎。

张凡伸手点向前方,熊熊火光升腾,烧灼得空气剧烈扭曲,竟从中映射出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

嗯?

诸葛亮运足目力望向火光中的影像,却很快捕捉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不由得脱口叫道:“孙将军?”

是的,只见火光中荡出一叶孤舟,船头站立一人,气宇轩昂,正是之前曾经有过出场的孙权。

孙权大帝,这又是一位经常被低估的英雄人物。

生子当如孙仲谋!

可惜……罗贯中名传后世的三国演义,许多情节都是虚构,完全将蜀汉塑造成主角,将曹魏塑造成反派,而孙吴却像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已。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罗贯中痛快了,却将那段历史涂抹得面目全非,许多人物的大众形象,都跟历史真实相去甚远。

后世谈孙权,很少有人能说出他光辉的事迹,倒是“孙十万”的称号广为人知,堪堪与“高粱河车神”、“瓦剌留学生”齐名……

所以现在,张凡用熊熊烈火重塑了孙权的形貌,是要做什么?

绝大多数观众,和此刻的诸葛亮一样,心中茫然不解,只能是瞪着眼睛细细观看。

那艘小船,劈波斩浪,渐渐接近了一座戒备森严的水寨。

看着……好像很眼熟?

许多人下意识地皱起眉头,觉得这座水寨的风格气质,似曾相识。

是……曹老板的手笔?

越看越像!

直到镜头切换一个角度,将特写镜头给到了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于是所有人齐齐发出“哦”的一声。

曹!

真的是曹老板的部队啊!

所以这?这是哪一出?

这回,就连弹幕中的民间大神,也大多沉默,并不能仅凭这一两个镜头就做出有效的判断。

而这时候,孙权乘坐的小船,靠得更近了。

站在船头的孙权,似乎比刚才与诸葛亮对话的时候,大了些年纪,眉宇间更见威严沉凝,赫然是一方雄主的风范。

他命令手下小心地操纵船只,频频接近曹操的营寨,却并不十分靠近。

如此举动,很容易让人想到斥候这个角色。

事实上,孙权也正是因为几次挑战都被曹操回避,索性主动过来刺探一下军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