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论迹不论心(1/2)

惨败,无声地上演。

烈火,再一次映红了屏幕前亿万观众的瞳孔。

三国里的火攻,似乎格外多。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猇亭之战,火烧上方谷,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藤甲军……

真的,假的,错综在一起,令后人不易分辨。

事实上,华夏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四大火攻,仅短短的三国期间,便占据其二!

田单火牛阵,赤壁之战,猇亭之战,朱元璋鄱阳湖大火。

而让刘备大败亏输,一次就将之前积累的家底几乎输个精光的惨败,正是屏幕上正在上演的,猇亭之战。

此战,蜀汉对东吴。

复仇心切的刘备,对上了初出茅庐的陆逊。

惜乎!刘皇叔!

关羽之败,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低估了东吴刚刚崛起的陆逊,而刘备居然依然没有足够重视,以至于重蹈覆辙。

陆逊!不是一介书生!

他是了不起的当代儒将,是东吴方面第一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轻视陆逊,是关羽的取死之道,是刘备的惨败之由。

直到最后,刘备却依然只会仰天叹息道“岂非天耶”?

可是这次大败,不是天意,而是人谋。

当刘备布下绵延七百里的营寨时,已经注定了最后的结果。

火光冲天,焦头烂额!

土崩瓦解,死者万数!

这样沉重的打击,让刘备的生命,事实上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隔年二月,便是白帝城托孤了。

“丞相。”

这时候,在火光的映衬下,张凡忽然开口,若有深意地问道:“此战,你怎么看?”

噫!

所有人都猝不及防,没想到画面中火烧连营正急,张凡却忽然有此一问。

诸葛亮显然也十分意外,目光中出现了沉思的神色。

此战他虽然不曾参与,但猇亭之战导致了一系列极其可怕的后果,甚至直接让刚称帝的刘备撒手人寰,作为后蜀汉时代扛鼎人物诸葛亮,想必也是无数次复盘,无数次叹息,只恨时光不能重来,历史不能重演。

火焰焚尽蜀军,烧毁了刘备争霸天下的野望。

诸葛亮却久久沉思,过了很长时间,才深吸一口气,徐徐吐出,感喟道:“先帝兄弟情深,复仇心切,心思浮躁,又遇上陆逊神机妙算,致有夷陵之败。”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

后一句话,很多人都熟悉。

但第一句话?

观众们纷纷皱眉。

诸葛亮是说,刘备出兵,是为了关羽张飞复仇?

可是这跟目前主流史学界的观点,并不相符!

一般认为,刘备天下枭雄,大举出征东吴,主要是为了夺回荆州,跟复仇什么的并无关联,最多只是表面文章。

《典籍华夏》,又要开始颠覆了?

“其实,未必这两者是冲突的吧?”

龙城电视台的演播厅里,吴思衡忽然捋须沉声道:“要夺回荆州是事实,但要给兄弟报仇,未必就一定是假的。小易觉得呢?”

“是这个道理。”

易中天也赞同道:“倘若只是为了给关羽报仇,那用不着拖到一年半以后。倘若只是为了夺回荆州,似乎战前还可以多些谨慎少些浮躁。”

“所以,刘备伐吴,原因应该是综合了这两者,至于哪一个的因素更重要些,这就很难去界定了。”

这番对话,其实也相当于没说。

但刘备真正的想法是什么?

就算张凡有系统在手,能够穿梭过去未来,能够当面见到汉昭烈帝,却依然无法窥探这位枭雄的内心。

大仁大义?

假仁假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