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七)孟府二三诡(1/2)

《我在唐朝捉鬼啊》最新章节 第15章 (七)孟府二三诡

深夜练嗓子的女高音又来了,孟姚只得揉揉眼,打着哈欠从软榻间翻身起来。

似乎是察觉到屋内的动静,只听苑外那曲调愈发尖锐,一声赛过一声,就差声嘶力竭拿麦嘶吼了。

孟姚觉得,她现在的处境就十分具有社会话题,提问:隔壁住着鬼邻居,三更半夜蹦迪唱k,肿么办?

能怎么办呢?总不好出去打那只鬼一顿,就只能自个儿想想妙招了。

她举着蜡烛,走到放置杂物的箱笼前,从中翻出两团柔软棉花,往耳廓一塞,那尖锐音调顿时直降。

果然,隔音耳塞,就是值得拥有!

盖好箱笼,孟姚往软榻间走去,吹灭了蜡烛,上了榻躺端正了,提起薄毯一角盖住小肚皮。

又稍稍调整了下棉花团位置,虽不至于完全隔绝外头声响,可尖锐噪声到底降了许多不是,耳畔响起的是阵阵有力的心律搏动声。

扑通、扑通……

孟姚睡眠能力逆天,数着一声声沉缓心跳,她缓缓闭上了眼。

临陷入沉睡前,她还琢磨着,这隔音耳塞是略简陋了些,明日便让云烟姐姐做副精致些的。

左右那东西进不来,只能在外干瞪眼了,爱唱便让它唱去罢!唱到天明都没问题。

又是一夜好眠。

这日给郑氏请安时,孟大伯照例是忙得不见踪影,听说是城内的几宗失踪案有了些许眉目了。

孟姚在郑氏这里用着茶点,孟四娘子坐在她身侧,臭着张小脸,谁也不搭理。

孟二娘子依旧是温柔沉默,只在进屋时朝孟姚友好的笑了笑,便低头安静坐在一旁。

两位堂兄赶着去学塾,破晓刚过便出门了,一般也就十日一休那日清早来给郑氏请安。

屋内也就郑氏及三个小娘子。

郑氏端坐上首,她放下手中茶盏,慈笑着看向孟姚,徐徐问起:“听说荷风苑中那条水渠不流了,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孟姚脸上端着笑:“也没什么,不过是觉得流水声有些扰人,夜里吵得我睡不大好,便叫了婆子将其给堵上了。”

昨日在孟姚手下吃了败仗的孟四娘子,一听孟姚开口便忍不住同她别苗头:“那你初来那日,不是说睡得挺好的么,也不见你说吵人不吵人的问题,这会子倒是娇贵起来了,哼!”

都不用孟姚开口,郑氏便率先出声:“妧儿,怎么说话的,你身为贵女的仪范呢?”

孟四娘子受了阿娘轻叱,顿感委屈,瘪瘪嘴,不敢随意呛声了。

孟姚对着郑氏笑了笑,小脸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细声解释着:“初来那夜,许是连日赶路太疲倦,一到府上自然是放松极了,一觉睡下,简直是雷都打不醒,更别提什么流水声了。”

“可这些时日就不一样了,白日里尚好些,一到夜里,人静安息,潺潺水声听在耳畔,便觉格外响亮了,自然是觉得扰人睡不好了。”

这番说辞都是些场面话,她总不好对着郑氏说,大伯娘,你府里貌似闹鬼啊!那荷池里不仅有颗浮肿头颅窜出来吓人,一到夜里还有只热衷唱曲的鬼,专跑她屋外尖嚎个不停。

没有真凭实据的话语,贸贸然抛出去,只会打草惊蛇,这位大伯娘她有些琢磨不透,荷风苑有问题的事儿,也不知她到底知不知晓。

孟姚倾向于郑氏兴许是知晓的。

无论是初来那晚,郑氏与大伯谈话间,话语中透出的些许端倪,还是郑氏请高人在荷池中立下的那块石碑,这些至少表明郑氏知晓一二。

可若说郑氏明知荷风苑有古怪,还将其收拾出来给她住,那郑氏这人便值得提防了。

不过,猜测终归只是猜测,在没有实际证据前,孟姚也不能就此断定了,郑氏对她不怀好意。

因为这实在是说不通,纵使她是一介孤女,前来孟府投亲,可这也碍不着郑氏什么事儿啊,既同她无冤无仇,郑氏又为何要处心积虑害她?

孟姚当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可惜这会儿孟大伯不在家,若不然她也能将个中古怪同孟大伯诉说一番。

指不定便能从孟大伯那里一解疑惑,毕竟听那日孟大伯的语气,他似乎是不想她住进荷风苑的。

让人略感遗憾的是,孟大伯近些时日忙得脚不沾地,酒精灯似的早出晚归,内院都未曾踏足过半步,孟姚一深闺小娘子,根本见不着面。

*

便这么拖了几日,既知晓荷池里有不干净的东西,孟姚也不大去那边散步消食了,傍晚用完饭后,只在苑里溜达几圈。

至于那只三更半夜徘徊在苑外不走,夜夜对着高深墙苑深情凄唱的唱歌鬼,孟姚睡时隔音耳塞戴着,也不觉有多困扰。

只是今夜,那只鬼好似改变了策略。

深夜丑时,正是人酣睡时。

孟姚倏地一下,猛然睁开眼,她是被一声乍响的雷鸣声给惊醒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