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稷下学宫传承之地(1/2)

这是他的文气在悲伤。

是他的浩然正气在哭泣。

这里曾经是读书人的天堂,而如今,却埋藏了无数人的梦想。

穿过竹林,进入稷下学宫内部。

然后,就看到了一座座建筑物。

并不繁华,甚至可以说有些简陋。

但是每一座建筑物,都是学子学习之地,因此带着一股浓郁的不可抹去的墨香味。

许茂进入其中,随便翻开一本书籍,但就在他触碰到的刹那,就变成了灰烬,被风一吹,消散在了天地之间。

“时间抹去了这里的一切,稷下学宫,似乎正在走向消亡。”

李易的感受,越来越清晰。

稷下学宫,就像是一个在弥留之际的老人,已经失去了生命力。

每一日,他那仅剩的生机都在流逝。

这里,到处都充斥着死亡的气息。

“消亡的不仅仅是书院,还有儒道。”

许茂眼中满是感叹。

事情比想象中还要严重。

稷下学宫,就像是一个活物一般。

而这些腐朽的书本,破败的建筑,都是他身上的伤痕。

目睹着这一切,让他忍不住落泪。

他虽是剑修出身,但却深知,儒门的思想,才是最适合治世的。

如今大乾式微,而稷下学宫却是如此模样,他当然无法接受。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我只是普通人罢了,虽然有些薄才,但其实根本不值一提。

我什么都改变不了。

他的目光落在李易身上,眼里露出一丝希望。

或许只有李易,能够改变这一切吧。

然而,李易却保持了沉默。

从他脸上,看不出太多的情绪。

这个时候,他想起自己和萧韵秋的对话。

萧韵秋说,儒道意志选择了他。

当时,李易还不理解。

为什么儒道意志,这么快就做出了选择。

现在明白了。

因为稷下学宫已经无法坚持了。

儒道正在走向末路,迫切的需要一个人,止住这个颓势。

在往前走,看到了一片占地面积巨大的广场。

在广场之上,竖着一块块石碑。

石碑前面,则是坐着一个个铜人。

这些铜人样貌,神态,动作,都各不相同。

李易随便走到一处。

他眼前的铜人中年模样,手中握着一支笔,眼中满是执着。

在他身后的石碑上,写着他的生平事迹。

"居然是文若先生!"

许茂看了一眼,立即露出崇高敬意。

这是一本古书上记载的先贤。

在他那个时代,兵荒马乱,军阀割据,后来终于一统。

一统之后,本以为会是一个强盛的王朝。

却没有想到,兄弟阋墙,彼此刺杀。

几个皇子,为了争夺皇位,无所不用其极。

其中一位皇子,兵变成功,杀了所有的兄弟,还毒死了自己的父皇,得以上位。

虽然地位不正,但他却既有能力,在位之时,开创盛世,引得臣民赞颂。

于是,他为了自己的身后名,便要求史官改史书,不得提起他过去所做之事。

那个史官就是文若先生,抵死不从,哪怕下了大狱,受了非人刑罚,仍然坚守气节。

在狱中写下《文若十三篇》,震惊天下。

自此,成为大儒。

而像文若先生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

李易大概看了看,这里的每一个铜像,都有着一段振奋人心的故事。

能在这里立下铜像者,最差也是大儒,甚至还有半圣之像。

他们每个人的事迹,都可歌可泣。

许茂忽然间想起了什么,惊呼说道:

“大人,我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