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李易的办法(1/2)

吴县令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还是监正大人看得通透,冀州之乱象,始于卢家,刺史大人不过也是卢家的门下走狗。

卢家让冀州乱,冀州就得乱,卢家不允许冀州有好官。那么冀州就不能有好官……

下官这些年来,上下小心打点,才保得住县令之位,若我刚正不阿,一心做事,那我怕是连功名都要被卢家给开革了。”

说这话的时候,他透着一股浓浓的怨气。

当然,还有自辩的意思。

这就是文人的那点小心思了。

想要用这种方式来告诉李易,他之所以变成今天这样,不能完全怪他。

大头在卢家那里。

你要找麻烦,也应该去找卢家,而不是逮着我这种小虾米不放。

他的那点小心思,李易一眼就看透了。

“大环境虽然如此,但这也并不是你犯下这些罪孽的理由。”

“至于你提到的卢家,不着急,我保证你会看到卢家的下场。”

“话说到这里,我倒是有一件事情,还要请吴县令帮个忙。”

吴县令哪里敢说不帮。

只能是咬咬牙照办。

不管帮什么忙,总比被一刀砍了好。

他不想死。

“你连本官的消息都知道,那么说明你一定是个八面玲珑的人,让你办的事情很简单,把安平郡上上下下,从郡守,到县令,从世家,到豪绅全部给我写出来。”

李易吩咐道。

“下官,遵命。”

吴县令不可思议地看着李易。

写这个,他当然可以办到。

可问题是,写这个东西的意义是什么?

他不明白。

然后他细思极恐。

苍松县有粮的消息,迅速扩散了出去。

这主要取决于巡天监太过于精锐了。

散播个消息对于他们来说,小菜一碟罢了。

为了加快进度,巡天监的人直接散了出去,动用手段把灾民带到了苍松县。

于是,灾民越聚越多。

小小的苍松县当然装不下。

李易下令,直接把城墙给推了。

然后下达了一个命令。

以工代赈。

老弱病残休息,有力气的青壮年,在吃过饭后,要开始工作。

倒也不是很难,只是要沿着苍松县现有的街道,开始修建屋舍,凉棚。

毕竟如今旱情严重,长时间暴晒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有片瓦遮身。

对于这个命令,百姓没有任何抗拒。

反而积极踊跃。

因为这是对他们有利的事情。

李易确实是一心帮助他们。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们知道谁对他们真正的好。

再加上何老三那一批流民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服从于李易的安排。

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李易还派出了天策军和神机营,他们实力很强,一个人的效率比得上几十上百人。

在他们的帮助下,一座座屋舍,棚户,拔地而起。

远远去看,苍松县就像是扩建了几百倍一般。

这让吴县令觉得不可思议,但同时,也表示了不看好。

“李大人把摊子铺得这么大,绝对不是一件好事,灾民会越来越多的。"

李易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携带的粮草,大量的消耗。

许茂好几次表示了担心,但是李易一点也不急。

他又安排了两件事情。

第一,巡天监众人散出去,安平郡共有十二个县城,一个郡城,要去细细打听具体情况。

第二,则是挖井。

河道已经枯竭了,旱情很严重,只能通过打井来取水。

李易亲自参与了此事。

然后发现,很难。

这是自然的。

若是不难,百姓自己早就挖井了。

这个难度并不是说地下水不足,而是莫名其妙的流逝了,原本的河道都枯竭了。

一直观察着李易的闻人弘图,低头不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