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修缮茅厕(1/2)

烧砖的第一步不是烧,而是制胚和晾晒,制胚很简单,将粘土加水搅和然后放进长方体的模具中按压固定成型即可,晾晒一般需要2-5天时间。

具体看温度来决定,夏天热太阳大所需要的时间就少,冬天冷没什么太阳,需要的时间便长,总之只要它自然风干就好,当然如果很急切的话也可以直接烤干,但要注意火候,如果砖面太干而起皮了,那就废了。

要大量生产砖,粘土来源就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秦炎每天跟着采集队或是狩猎队出去转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发现了大量红粘土,这种粘土因富含铁元素而呈现出红色,正是烧制青砖的原料,不仅如此他还在一个草木较少、看上去光秃秃的山上发现了一些白灰色的高岭石。

高岭石又称高岭土或瓷土,和红粘土一样也是粘土的一种,将它打碎研磨成粉再混合水就能用了,用它可以烧制出灰白色的耐火砖。

发现后秦炎立即组织采矿队,让大家去采集这两种原料,在大家采集的同时,他用木头制作出了六个砖模,并以前蜀部落的人中挑选出六人来跟他学习制作砖胚,这六人中被释放的六指是最积极的,也是最快学会的。

秦炎见他表现不错,便让他来负责今后制胚的工作,六指得到了新首领的肯定欣喜若狂,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好好干活。

又过了半个月,砖窑终于落成!

砖窑窑膛采用的是高岭土制成的耐火砖,先用耐火砖搭建出圆拱形,然后再在外面抹上一层干草加粘土使其稳固。

刚刚落成的砖窑还需要晾一段时间才能使用,秦炎用这个时间带人为砖窑建了一个茅草棚,避免雨天淋湿砖窑。

茅草棚建好没多久,秋天来了,初秋的雨水也随之而来。

上午还是晴天万里,下午突然就下起了大雨。

雨水的到来阻止了秦部落一切外出活动,大家不得不蜷缩在兽皮帐篷中,无聊地望着雨滴。

“哎,这雨得下到什么时候。”

大雨一直从下午下到夜晚,哪怕在睡梦中都没有停歇。

第二天,雨已经在下,只是声势小了些。

等到下午,雨水才暂时停歇。

大家高兴坏了,终于可以出来透透气,可是到了傍晚,雨又淅淅沥沥地飘了起来。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五天的时间,等得大家都快发霉了,终于到第六天天气归晴。

秦炎第一时间来到河岸边巡视,连续下了六天的雨,河水早已漫过原先的河岸,河流面积也比之前扩大了两倍,建设在河边用来制作陶胚的工作台直接被冲垮了,幸运的是没有殃及到几个重要的炉子。

这一切给秦炎提了个醒,他把工业区建设在河边是为了方便取水,可是没想过出现暴雨天气、河流泛滥,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工业区就很有可能毁于一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