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有些头绪(1/2)

看着眼前巨大的任务量,凤仪语三下两下吃了两个包子,收拾好,开始仔细的看。

成本原料,人工费,物品消耗费用,一样样的算起。

不知不觉,屋外有敲门声:“午饭来了。”凤仪语才反应,已经中午了,怎么这么快。

轻锤两下肩膀,审视一上午的成果,只对了一家铺子中一个月的账。余光瞥到椅子上的账本,凤仪语觉得压力巨大。

敲门声不仅扰了凤仪语,二夫人也抬起头,“饿了吧?咱们吃饭了。”

饭菜端进来,帮着收拾桌子的二夫人视线落到了纸张上,好奇之后一脸不可思议。“这是你做的?”

本来二夫人只想着女儿乱画些东西,可现在呈在眼前次序分明,条例清晰的小格子,才意识自己错了。

虽然上面的字,自己有些难认,但这些账她清楚,一条条一列列,哪是成本,哪是售价她分的清楚。

“嗯。”凤仪语点点头,看到震惊的模样,一脸得意,“娘信我了吧。”

二夫人还在震惊之余,点点了头。没想到,女儿还是经商的料子,若是早早培养就好了。

伙计送来的饭菜不错,有肉有菜,许是用脑过度,凤仪语比平时多吃了一个馒头。

凤仪语将嘴里的饭菜咽下去,偏头问,“娘,咱们的粮食都是怎么来的啊?”

二夫人见了自家女儿一上午陈列的表,知道她是当真查账,而且有能力做到,嘴上没半分含糊,“一年收两次,”

“这收粮食的价格是统一的吗?”

二夫人听后像被噎到,喝了口茶顺下去,这才道:“傻孩子,怎么可能完全统一呢?店铺之间都有竞争,收价可能会高些。”停顿了下,见小女儿思索的表情,接着道:“不过都是有规定的,差价不高过一,两文。”

凤仪语点头,对,市场上都是有规定的,收粮食的时候拼的要看信誉了。

做生意不容易,都是靠信誉一点点积累的。

吃完饭,二夫人却是怎么也不让凤仪语继续看了,:“休息一下再上来。”于是,凤仪语被娘亲从二楼赶了出来,

正是中午,外面晒得很,凤仪语哪也不想去,干脆做到了柜台前,当了把收钱伙计。没有人,凤仪语就托着下巴看外面来往的行人。

粮铺里走进一位穿着勉强算得上干净的老人,进来小心翼翼的走到一个偏僻的角落。

凤仪语想迎上去,店里的小二已经上前。

“有杂面吗?”

“哎呦,老人家,我们店里都是上好的面,没有杂面。”

听到上好两个字,老人颤巍巍从怀里掏出一个已经看不颜色的袋子,看了眼,又把袋子系好,装回怀里,连价格也没问,憋红了脸:“诶,我再看看吧。”

“哎,您慢走。”

老人走出门时嘴巴在念叨什么,凤仪语无意偷听,奈何店里现在人少,还是传到耳朵里:“骗人的。”

什么?凤仪语没当一回事,只当自己听错了。看了眼店小二,态度还不错。

歇了一会,心里实在挂念账,凤仪语屁颠的爬上二楼,开了门做到桌子前仔细计算。

很快又到了傍晚,理的账本没有问题。凤仪语苦恼,虽然知道有很多铺子的账,可若是什么也发现不了呢?

因为带着女儿,二夫人今日回府的早些,赶回了府里吃饭。

回家的路上凤仪语也一直在想,想着想着打了小差。猛然想起今天遇到的客人,买不起精细米面的话,可以退而求次选择些粗粮。

可若是银两不够却坚持要买米面呢?会不会有黑店?就像在现代卖零食也会有品牌一说。真假混卖?凤仪语摇摇头,这里不能说真假,只能说参差不齐。

凤仪语却显得心事重重,一顿饭用完,也没说几句话。吃完就回了自己院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