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何为主力(2/2)

合作又斗争,抢功又推卸责任,各种矛盾的小心思围绕着夏军高层挥之不去。

当然抛去夏军高层的这些小心思,真正让夏军焦急为难的,便是金军主攻在何地?

只要推断出金军主攻点,那金军主力自然也就无需探查,主动暴露出来。

毕竟十二万金军不可能全是主力,首先苍头与回鹘军肯定不算主力,能被称为主力的只有八旗战兵。

虽然说回鹘与苍头的人数最多,但真正的主要战斗力是八旗战兵,回鹘与苍头只能算作仆从军,辅助兵马。

古代兵马打仗,对敌对双方来说如何判断敌军主力是一个艰难且复杂的问题。

如果谁能判断准确,便能在战场上取得先机。

那些能依照经验天赋判断出敌军主力的将军,无不是千古名将!

首先古代军队与后世不一样,装备因素虽有,但人的影响占更大一部分。

后世判断敌军是不是主力,看他的装备就行了,重装备多,机动化高,那更定就是主力部队。

可在古代,除了铠甲的多与寡外,兵器基本上都差不多,无非就是些刀枪剑戟,弓弩等等,过来过去就那么些东西。

如果敌军故意隐瞒,不需要多难,只要在战前不穿铠甲,敌军就无法判断出是不是主力。

四万乌合之众组建的军队,虽然拿着与金军一样的武器,穿着与金军一样的衣服,但他们的战斗力肯定与金军不一样。

在你未打之前,把两支马甲一样的军队放在一起,光凭表面现象,更本看不出来这到底是不是金军主力。

将主力误判为乌合之众,将乌合之众误判为主力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

当年金军第二次入关,西路军包围太原时,就发生过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就将西路军主力误判为乌合之众的事情。

当初金军故意示敌以弱,种师中不知,将六万金军主力误判为投降金军的仆从军。

要不是后来金军小股部队没忍住将宋军打疼了,从而让种师中反应过来赶紧撤退的话,种师中真有可能被西路军给包了饺子。

包裹后来清军入关时,八旗也喜欢用这种真真假假的战术迷惑打击明军。

绿营发现打不过明军时,就故意打出八旗的旗号,冒充八旗将明军吓跑。

八旗故意打着绿营的旗号冒充绿营,示敌以弱,将明军勾引出来,然后将明军吃掉。

就这样真真假假让敌军无法判断准确。

当你以为前方是绿营的时候,人家帽子一摘,然后来一句:

本想以绿营的身份与你们相处,结果你却想全歼我,摊牌了,不装了,我是八旗!

当你带领十万大军以为前方是数万八旗,而不敢冒然行动时,人家准备好一切后,一摘帽子:

嘿嘿,摊牌了,不装了,我是绿营!

郑成功兵败南京时,估计没少怒骂南京绿营,你踏马不是八旗你装什么八旗啊!

害的郑成功以为北方的八旗主力到了,没敢冒然行动,结果错失良机,导致一败涂地!

何为主力,可以左右战场局势的就是主力!

对金军来说,如果没有八旗战兵压阵配合打主力,光凭一群仆从军与绿营跟本打不了胜仗。

同样,清朝入关时没有八旗压阵配合打主力,光凭一群明朝降兵组建的绿营,同样也打不过南明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