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宝船的震撼(2/2)

其实问题就出在这里了,毕竟后世公众号的文章在专业性上往往以不靠谱著称。

纯木式结构,根本不可能出现满载排水量超过6000吨的舰船,即便是能制造核动力航母的后世的科技也做不到。

19世纪欧洲的那些超过5000吨排水量的风帆战舰,也不再是纯木制结构了,很多关键部位已经使用了钢铁零件了。

而且19世纪的那些5000吨以上的风帆战舰,也配备了蒸汽发动机了,因为真的太笨重了,风帆动力根本无法带动整条船。即便配了蒸汽发动机,那些船速度也慢如蜗牛,基本都是彰显国力的面子工程。

会出现郑和宝船那么庞大的数据,只能是明朝时各个部门使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导致的。具体原因因为清朝毁灭了太多明朝的文献,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而且记录历史的文官不懂技术写下了嘀笑皆非的数据这种事,即便是现代社会的世界各国,也是时常发生的。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郑和下西洋时的明朝生产力,制造长70米左右,宽20多米,排水量2000-4000吨的宝船,就差不多是极限了。

如果配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钢质零件,主要材质为木制,关键部位辅以钢质零件,超过5000吨也是能做到的,再大基本没可能了。

郑和下西洋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生产力,能造一艘宝船一半排水量的舰船,就算得上是世界上的强国了。历史上记载的欧罗巴出现上千吨的舰船,已经是15世纪末了,而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的事。

与登船后兴奋的众人不同,刘一峰有些意兴阑珊。就好像自己暗恋了很久的一个超级大美女网友,终于能线下奔现了却发现对方只是一个有些清秀的女孩子,线上的图都是改图改出来的一样。

不过这艘宝船对其他人而言就真的是超级大美女了。

5个商行的民夫大多数人这辈子见过最大的船,也就是长5,6米的渔船或者渡船了。至于女真人和朝鲜人,他们很多人甚至就没见过船,只见过木筏。

宝船船舷上挂着的舢板都比他们见过的最大的船还要大。

人类对于人造巨物是有一种本能的崇拜和恐惧的,这时候这种崇拜在不知不觉间就转换到了对大明实力的崇拜和恐惧。

所有的汉人都是一脸的与有荣焉。熟女真也是,鳌拜兴奋的脖子都红了。

至于生女真和朝鲜人,那是又怕又惧。

汉人恐怖如斯,老祖宗诚我不欺呀!

金承佑艰难的吞下了一口口水,他可不是泥腿子出身。算起来,他的祖上也算是平壤周边的大地主了,只不过倭人入侵让他家破人亡,他的童年就是在颠沛流离中渡过的。

大明打退倭人后,却发现高丽整个统治阶层几乎被倭人一锅端了,骨灰都扬干净了,干脆自己成为了高丽的主人。

对于大部分泥腿子而言,大明这个新主子比以前的李氏要好太多了,至少大多数高丽人终于能吃饱饭了。

不过依然有小部分高丽人对大明这个昔日宗主国很是不满,那就是金承佑这类曾经属于高丽上层的人士。

倭人掀翻了高丽阶层的棋盘,大明却不肯重建,直接按照自己的规矩来。于是他们这些昔日的棋手,如今连做棋子的价值都没有了,甚至还会遭到以往被自己剥削阶级的清算,他就是这么成为东夷奴的。

可是又能怎么办?

反抗嘛?

金承佑拍了拍厚实的船舷,扭头看向了远处另外几艘同样大小的宝船,又看向了港口那些海事局官吏对于宝船见怪不怪的表情,明白大明这个庞然大物根本不是现在的朝鲜能反抗的。

就算巅峰时期,传闻打退了大隋的高句丽也不是这个大明的对手吧,更何况高句丽后来也被大唐给击败了。

他想起了两年前,父亲去世时说的那番话:“以后再也没有什么高丽了,想要好好的活下去,必须成为大明的子民。”

他看了眼正在指挥5个商行的人集合的刘一峰,咬了咬牙,决定就从这里开始做一个大明的子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