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一雪前耻(二合一)(1/2)

张辅一個武官,思路却如文官般清晰,就连丘福此时也不知该说什麽了。

百官期盼地看着朱棣,不过,最后朱棣下了一道命令,让朱高燧即刻滚回北平。

“二哥,我回京城了,以后这种事别叫我……”朱高燧面上晦涩阴郁。

“三弟啊……”

朱高煦有种难以言语的感觉,张了张嘴:“二哥早就告诉你,他油滑的很……回北平府也好,你执掌北平府政务,等时机成熟,父皇总是要迁京的……”

“二哥,那三万两?”朱高燧面色严肃。

“你先回北平府,我后脚就命人送到。”朱高煦道。

朱高燧来京城做什麽?

当然是联手除掉朱高炽,虽然同为兄弟,但在皇位面前,兄弟反而成了反目的原因。

朱高燧道:“二哥不会赖账吧?我也并非没帮上忙,我听说他去应天府衙门送银两,订立契书,采买丝农三年的生丝,二哥若想扳倒太子,可以再探查探查,我先回北平了。”

“三弟打算作罢?”朱高煦问。

“嗯,父皇盯着我,我想老老实实呆在北平府。”

朱高煦不信,三弟吃了如此大亏,被父皇数落不说,还亏去三万两,以他的持宠骄纵,绝无可能咽下这口气。

但也并未多问:“三弟去了北平府,记得常给二哥修书啊。”

…………

等了十五日,解霖终于盼来京城的诗会。

“小姐,今天好多人啊?”丫鬟低着头,表情窃喜。

“哼,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有什么好奇怪的?”解霖满意地进了桃园,人不多怎么一雪前耻。

她小嘴抹着红色的脂膏,一身盛装,貌若国色的脸蛋儿,甫一入园,惊艳桃园中的士子们。

“解姑娘的胸衣好看。”

“堪称极品!”

“俗不可耐,诗会是清白之地,岂敢说这样的秽语?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不过,芙蓉如面柳如眉,若解小姐是天上仙子,我愿为躬耕南阳的农户,给解小姐做牛做马。”

“你下贱!”

“呸!”

桃园中,花木扶疏,秀丽雅静,此刻依水环绕的青石游廊上,挤满表情亢奋的士子,也有凑热闹的落魄读书人。

“小姐,我们坐哪呀?”丫鬟压低声音。

诗会主持愣住了,问道:“解姑娘,今天可有佳作?”

“有呀。”解霖抬起光洁的下巴,傲娇且自信轻哼一声,不过她还有事要办完,才能念诗,连忙招呼:“阿福,香香,快把我做的糕点搬上来,在座的每个人,都给一块。”

诗会主持皱眉:“解姑娘,这不太好吧,要公平。”

“有什么不好的?我这次真的带了一首佳作来了,你们仔细听着。”解霖按朱瞻墉的提议,站在珠围翠绕,水木清华的漂亮景致中,轻声吟道:

“故园三径吐幽从,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全场细细品味。

直到念完最后一字。

呼……

有人望而兴叹,有人自愧弗如,有人沉浸在意境中,不能自拔……

离得近的一个读书人,摇头兴叹,好诗!女子无才便是德,能吟出这样一首佳作,可见解姑娘才气。

站在他旁边的读书人,丝毫不掩饰眸中的崇拜和倾慕。

解霖屏住呼吸,拳头微微拽紧起来,大骗子没骗我,这首诗果然是完整的,她能感受到这种被百万人瞻仰的目光。

她以前也写过诗,绞尽脑汁,绣花鞋都抠破了,也只是引起稀稀落落的回应,大骗子给她一首诗,轻易就赢得满堂喝彩。

这就是当才女感觉吗?

诗会主持问:“解姑娘,这首诗是你作的吗,它叫什么……解姑娘……解姑娘……”

解霖浸在幸福的眩晕中,迷迷糊糊的:“…嗯…”

“诗名叫什么?”

“…菊花……”

“此诗可入桃圆!”

江南桃园有个规矩,这里作出的好诗,能镌刻在桃园的名帖上,凡榜上有名者,在京城算小有名气了。

诗会主持笑起来:“解姑娘才气纵横,中秋诗会一定要来。”

“啊……还来?”解霖渐渐从木讷转醒过来。

诗会主持面色变得古怪:“解姑娘,这不会是……?”

“当然不是,好啦好啦,来就来嘛……”

完了,怎么办……

解霖忽然想起了朱瞻墉。

而就在此刻,朱瞻墉和侯二代们在东苑的狩场,那朱高燧在时,一直没有来过,侯二代们愤然发现,这里的猎物竟比之前少了一半。

陈昭大骂:“入他娘的朱高燧!”

朱瞻墉瞥了陈昭一眼,陈昭立即改口:“啊,殿下,我忘了他跟你同族。”

“怎么办,猎物少了一半?”房通达愁着脸,一副要跟人拼命的模样。

朱瞻墉来到山谷小湖。

张輗几人发现朱高燧打的数量,比他们几次加起来都多,暗暗把朱高燧十八代长辈问候一遍又一遍。

以前鹿足奔如过江之鲫,鹤眸闭如锦簇盛开,现在已经很少瞧见成群结队的野味出没了。

张輗道:“我负责买花鹿。”

“那我负责买野猪吧。”陈昭道。

“我负责买野兔和獐子。”房通达见状,也赶紧说道。

朱瞻墉问:“你们知道这些走兽作价几何吗?”

“殿下你不用担心,我们都有银两的,就算再贵,我们也要让它恢复如初。我爹去西北卫所镇守了,临行前,陛下还赐了好多玉器哩。”房通达抢先说。

其实,朱瞻墉只是想提醒他们,别光买公的,要买一公一母。

这几人,俨然把这狩场当成自己家的。

商议一番,准备从狩场回京城,各自回府筹备银两,武康伯的儿子徐桢也愿意出银两,条件是下次要带他弟弟一同来。

朱瞻墉还能说什么,当然答应了。

在洪武朝的朱元璋见到这一幕,心中愤怒和疼惜,这里放了不少皇家猎场的野兽,竟被射掠成这副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