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猪的贡献很大(2/2)

凑合就凑合吧,吃好才是主要的,十二个人,整十二个菜,每个菜要量大大的。

为此,她还列了一个单子。

把平时吃的家常菜撇去,来个蒜泥肘子,平时他们都吃卤煮的,换个吃法。

再来个红油耳丝,她的冷冻柜里有猪耳朵,猪身上占两菜了,干锅肥肠,粉蒸肉顶替了红烧肉,这个不腻。

再来个蒜蓉排骨,猪就占了五个菜,可见猪的贡献很大。

猪有了,再来只鸡,有孩子,尽量少整辣的,来个红烧鸡块,再来条鱼,鱼要酥鱼,这个刺是软的,卡不住孩子。

七个菜了,离十二个还远着呢。

这几个好象都是肉,那就来几个素的吧。

豆腐来个,不要麻婆的,来个酱香型的葱油豆腐,豆角用麻酱拌一个,这个时代还没麻酱,但是却有芝麻,这已经离麻酱不远了,出了新事物也不会太奇葩。

剩下三菜了,对了,来个水果沙拉吧,这个孩子们肯定喜欢。

市场上这个季节有卖虾米的,买上两斤,回来捡干净,用韭菜炒个虾米,也是一道好菜。

还差一个菜,有些头疼,小镇上就卖这几样的,多了没有。

对了,可以来个凉拌黑木耳啊,干货店有卖这个的,自己做出来也正常的。

十二个菜的菜单搞定,立即挎着篮子去采购。

儿子要跟着去,想帮她提着些东西,于是母子三人一人挎了一个篮子。

在市场上大肆采购,为了这顿饭,真没少下功夫。

回来她就先让风云蒸了半锅米饭,给孩子烧了一个红烧肉,一个青菜。

吃完三人也没休息,开始整理食材,全都收拾好,被乔麦收进了空间里保鲜。

接着,把所有的水果,一样洗了一盆备着。

这里的月圆节,就是现代的中秋节,只是喻意不一样罢了。

现代讲究的是一家团团圆圆,这里是一年四季中,月亮最圆满的一天,也叫月神节。

他们过,自己就跟着过呗,就是个节日,一起聚聚图个热闹。

当天晚上,乔麦亲自去跟陈氏说的,请她月圆节下午到家里来,一起吃个饭过个节。

陈氏受邀很是惊喜,高兴的答应下来。

到是袁家起,好象有心事一样,“乔娘子,都请了何人?”

“陆掌柜一家,左邻居陈氏母子,再就是你们父子了。”

“都是女眷,袁某去是不是不方便?”

“谁说都是女眷?”

“难道还有别的男人?”

“我儿子啊,你应该听说了吧,还有你儿子,还有陈氏的儿子,这不都是男人呀?”

袁家起这才晃然,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那两排整齐洁白的牙着实晃了乔麦的眼,笑起来真好看。

“明天我可能来不了,也可能会来。”

“哦?家里有事?”

“是的,我要买了节礼,回家看看,不会在家过夜,下午应该能赶回来。”

“没事,我们等你一起,另外,我还有件事想跟你谈谈。”

“请说!”

“我想请你教我家两儿子读书,可以吗?”

袁家起忙摆手,“我学的那点东西怎么能教孩子?”

“只是启蒙,读书识字就好,还没想过他们科举,若真是这块料子,再送学堂也不迟,你若来教他们,一个月二两银子,只教一下午,或一上午就行,正好你家川儿也跟着一起学,陈氏的儿子要是想学也一起带着,我就图个孩子认字识字。”

“为什么不去镇上的学堂?”

乔麦眼儿一翻,不禁吐槽了一句。

“我倒是想送孩子去,可是仇人的孙子在里面上学,他的先生为了他,暂时不收学生,这是听说我的事了,才做出这样的行为,真让人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