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风起南阳 第114章 中常侍郭胜(2/2)

众人大眼瞪小眼,一脸懵圈。他们没想到吴咏这个时候还端来一道吃食。

郭母先是楞了一下,然后满脸笑意地接过碗。

只见那细长如玉的面条,盘成陀螺状,其上点缀着新鲜翠绿的蔬菜,还有一个煎焦香的荷包蛋,汤面浮着一层香油,浓香喷鼻。

本来郭母已经吃得有些撑了,但嗅到这碗面食,居然又开始食指大动起来,不由惊奇:“这就是长寿面?好香啊!”

吴咏笑着解释道:“此面虽是一碗,实为一根,绵延不断,一束而盈,寓意着长命百岁的意思。”

郭母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只见她用筷子小心地挑起这根面条,果然,这碗就只有一根面,由于担心面条断了,老人家赶紧尝了一口,软糯爽口,香气盈颊。

郭母一边吃,一边频频点头,她年纪大了,牙口有些不好,吃不动太硬的食物,这碗长寿面软糯爽脆,正合她口味。刚才那些食物虽然也都很美味,在她心里却远远比不上这碗长寿面。

看到母亲一脸享受状,郭胜越看吴咏越顺眼起来。

吴咏这边也是松了一口气,他为了这碗面,不知熬死多少脑细胞,最后总算弄出来,一番苦心没白费,这碗长寿面成功面世。

郭母三哧两溜,竟生生将一碗长寿面吃个底朝天。一旁的众人看得是不断吞咽口水,可惜此面只有一碗,不然他们也想尝尝味道如何。

“此面好啊!”郭母吃完,又眯着眼回味起来,“不禁味道好,寓意也是极好的,当赏!”

听到这话,吴咏还没说什么,郭胜却是笑道:“母亲不必着急赏赐,孩儿还有一些话要问他呢,若是他回答得令我满意,到时再一起赏赐,未尝不可。”

吴咏一愣,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从他衣冠形态,加上郭肥来时的指点,他心中已经认定面前之人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中常侍郭胜了。

郭胜见吴咏虽然年纪轻轻,但面对他时,却是不卑不亢,一点没有卑躬屈膝的样子,于是笑着解释道:“今日召见你来,是我有几句话要问你。你也不必害怕,咱们两家颇有些渊源,你回家问下你母亲便知。”

吴咏一怔,不明白他说这话是何意,但还是拱手施礼道:“大人有话尽管问,小子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郭胜点点头,随即面色一整,严肃地问道:“最近流传开的太虚吃食,可都是你发明做的?”

见吴咏点头,郭胜又问道:“你还会做多少太虚吃食?”

吴咏挠挠头,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啊,他能做的食物还有很多,只是限于食材和佐料,令他有些捉襟见肘。

不过看到郭胜一脸希冀之色,想了一下,还是开口道:“不瞒大人,小子曾在太虚幻境中见到不少吃食的做法,无论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还是陆地上跑的,只要是有食材,小子就能做出相应的美食出来。”

“好!不愧是少年郎,果然有豪气!”郭氏赞扬了一句,接着又问道:“除此之外,你可还会其他的技艺?”

“种田算不算?小子可以种出别人两倍的产量。”吴咏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

“算是吧,可还有其他?”其实郭胜想要的新奇的事物,来满足当今天子的好奇心,毕竟天子年幼,还不到十五岁,正是少年心性。

吴咏想到郭胜的身份,又想起刘宏好像刚继位,于是便试探性问道:“叔父可是想要一些少年人的玩意?小子可以做滑板车和自行车,最是适合少年人玩耍。”

“就是这些,快说与我听听!”郭胜大喜。

于是吴咏便解释了滑板车和自行车的模型,听得郭胜是不停赞叹。

而站在一旁的郭庆,眼里却充满了嫉妒之色。他趁着两人说话的间隙,不禁插言道:“叔父,吴咏还能五步成诗呢,不如让他吟诗一首,咱们也见识一下神童的才气。”

“你还会吟诗?”郭胜一愣。

毕竟现在都流传他是神童,吴咏也不做作,当下便吟诗一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好诗才!”郭胜听完,良久才回过神来,然后问吴咏道:“你可愿随我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