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十章 荔枝膏(1/2)

毕竟,在渊楼中,看书是免费的,喝茶并不免费,从一文钱一碗的大碗凉茶,到一两银子一壶的极品七宝茶,丰俭由己,任君挑选。

尤其是七宝茶得了国子监祭酒的夸奖,在文人雅士的聚会上出了几次风头后,更是身价百倍,不光是京城中的文人爱喝,连那些闺阁千金,名门淑媛们,也开始研究各自喜好的口味。

反正方一茗当时也说过,这茶中七宝的搭配,可根据各人的喜好和口味,增加或删减调整,既有生津解渴的,也有祛湿寒暖胃的,还有些滋养美容的……不知不觉间,她连自己原本研究过的养生食谱都翻了出来,当做“佚名”的小册子,夹在了那些收集来的抄本中,转头推广了出去。

这让那些原本很少踏足书坊的女子,也开始对渊楼产生了兴趣。她们虽然不用去读书参加科举,但并不等于就不识字不读书了。越是高门大户家的千金娘子,若是大字不识,真是连说亲的时候都会被人看低。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只不过是少数人说别人的借口罢了。

毕竟,这里除了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之外,也有不少传奇话本、山水游记,甚至还有些很少见的杂项书籍,天文地理,农桑稼穑,中馈理财……甚至连一些食肆酒楼会视为独门绝技的菜谱,在这里居然也有出售,就让那些来“淘”书的人惊喜不已。

只是这些小类别的特种书,方一茗还特地在渊楼门口贴了告示,收集各种民俗传闻、手工技艺、种植技巧,哪怕是目不识丁的贩夫走卒,只要提供的技术和资料有用,都可以从渊楼换取钱财。

一时间,民间百姓,亦趋之若鹜。

“有买有卖,才能让银钱流转,长盛不衰。”

方夫人看了几日后,并未插手渊楼的管理,反而更加放心地将整个郦庄都交给了方一茗,还让她放心大胆地去做,“郦庄这边麦田水田都有,正好可也让人照着你收集来的技巧实验,若真能促进农田增收,当真是功德无量的善举。”

“我其实没想那么多……”得到方夫人的夸奖,方一茗倒是有点惭愧,觉得自己真是当不起她如此夸赞,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自己,哪里真的有那么高大上的水平。

她没敢说,其实做这些事,一来是因为原本的职业习惯,对食材的挑选和追求,想要改良一下,可又不能明目张胆地拿出后世的技术,就只能借着这个机会,悄悄地将自己所知的一些技术“偷渡”进去,放入渊楼中,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说不定,就能出几个厉害的人物解决了这些问题。

毕竟,她原本也只是个中途辍学的厨子,科技树靠自己是点不开的,科举赢家系统本来就不该属于她,想从里面拿到后世技术也是痴人说梦,就只能借着系统奖励的特殊食材,先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技术,笼统地写下来,再想办法推广出去,或者找人进行尝试。

穿越一回,哪怕只是个架空的书中世界,看到方夫人含辛茹苦地操持这个家,方一茗也有一种想要竭尽所能做点事帮忙改变一下这里的冲动。

“以前在书院里,老师就常说,读万卷书,尚需行**路,才能通晓民生,做个好官。如今我虽不能远游**,为民做官,但也可以借着这些书,了解外间山水风物,奇人异事,也算是圆了我的一个心愿吧。”

“好是好,就是别累坏了自己。”方夫人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拍拍她的手臂,柔声说道:“眼下你还在养病阶段,当然不便出游,再等几年,若是老太爷肯分家,将咱们娘俩分了出去,那别说你,就是为娘,也想出去走走。”

“真的?”方一茗大喜过望,她原以为到了这个时代,真要遵从“父母在不远游”的规矩,当然也放心不下方夫人独居在家,可没想到,方夫人不光是持家有道,经商有术,竟然还有这等胸怀和眼界,当真是一大惊喜了。

方夫人轻笑道:“你以为,只有你想出去游山玩水吗?娘年轻的时候,也曾想过……当初,你爹还跟我说,等翰林院三年任满后,他就求个外放的职务,带着我一起上任,顺便可以出游……”

她眼中隐隐泛起泪光,却还是带着笑容,神色怅然,似笑非笑,眼神已放远,不知落在何处,显然,她已沉浸在回忆之中,连眼前的亲女儿都看不到了。

就让方一茗很……佩服。

显然,方夫人对亡夫是有真情在的,若非如此,她也不会坚持生下遗腹子,守了这么多年,其间她的娘家人为了让她改嫁屡屡前来劝说,甚至还因为两家几乎闹得翻脸,或许就是因为当初那短暂时光里,那位英年早逝的状元郎,给予了她太多美好的记忆,才让她无法接受其他的人。

是不幸,也是幸运。

方一茗可没指望自己有那么好的运气,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能像方夫人一样碰上一个两情相悦,还愿意让她抛头露面的丈夫,难得现在有个自由的男子身份,可不能犯傻了往那围城里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