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心愿夫妻终有情(1/2)

其实串珠子不是什么新颖的法子,只是丫鬟下仆没有那个想法,有的甚至就做身红衣服就嫁了,更别说什么嫁衣了。贾妍则是被打击懵了,一时半会换不过来,就想着怎么弥补,可嫁衣又是不能补的东西,一时间就陷入了绝望中。

此刻得到夏恒的图纸,倒是灵光一闪想了个主意出来,毕竟陈氏一个姨娘能有几颗珍珠,更别说做成珠帘了。于是贾妍和陈氏便翻出不少手串来,用和嫁衣同款的布料包了起来,然后再做成珠帘。

当然,珠帘也不是就死板的垂在裙底,而是串成了祥云样式,远远一看就跟新娘脚下缠绕红云一样。所以当夏恒看到贾妍的新嫁衣时才会惊叹,古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因为他们没有快捷方便的大机器,所以手工艺才会在几千年的时间都屹立在世界之巅。

不过说到出嫁,夏恒真切的体会到了新娘的不易,尤其是开脸这个环节,他总觉得脸疼。而化妆也没有小说里说的那样浓妆艳抹,没想到这个夏朝还有专门的妆娘,就是专门给新娘化妆的。

想也是,人的脸型不一样哪能化一样的妆,腮红唇脂粉若真的抹多了,还不把新郎吓着呀!夏恒看着比平时更添艳丽的贾妍,由衷的祝愿这个姑娘能和未来的丈夫琴瑟和鸣,至于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他只想送两个字:呵呵。

夫妻的相处跟对待宾客似的那叫啥夫妻,娶回来的是当服务员用啊,还有举案齐眉,给丈夫端茶倒水伺候吃饭,要这么做和前面的也没多大区别了。

若说这两个词语有其他的意思,那就是他夏恒学问不够曲解了,毕竟国学这门课学校还真不开,英语占用的时间和语文也差不了多少,结果,语文是个不求甚解,英语是个囫囵吞枣,说出来自己人都不一定能听懂。

至于添妆,原主太穷了,还是郑氏友情赞助的。他也就多做了些精致的荷包,给下人打赏用的和给夫家晚辈的荷包是不一样的,因此夏恒就做了不少的荷包。而贾敏则是添了一套首饰,从头面到挂饰,应有尽有,加上特意打造的妆盒,真的特别惹眼。

瞧,贾母的脸,她是万没想到女儿这么给庶女做脸,没办法也只好放弃了原来的金头面,给了一套珍珠头面。王氏虽不好越过婆母,但是贾敏的东西实在扎眼,她也只好改了添妆的礼,

郑氏则是真心实意的给贾妍添妆,这鬼地方能离开了反而好,没看到陈氏都年轻不少了,至少贾母不会再用女儿来掣肘她了。

夏恒其实挺喜欢贾敏的,或许日后真的如人所说,在林府变成了贾母一样的人,那也不能说是贾敏一个人的错,这个世道不是把女人逼疯,就是逼得女人变态。

书里说了林家是数代单传,首先说明林家人的身体本就有些问题,再加上贾敏是老来女,而贾母前头已经生育两子,身体或许已经亏损了,贾敏的身体素质自然比不上她的兄长。

又扯远了,其实要夏恒来说,生男生女那是由男人决定的,怪罪女人也不过是为了给男人的好色再增加个理由而已,他要是娶妻了就好好对待妻子,就算妻子被人说善妒又怎么样,他连惧内的名声都能承受得住。

当然,此刻的夏恒绝对想不到日后被人说善妒的人会是他,现在就让他高高兴兴的围观古代的婚礼吧,毕竟现代的婚礼多是西式的,看得厌烦。

至于晒嫁妆之类的在新郎家里才能看到,他是不可能出去的,倒是可以和贾敏商量下怎么为难新郎。据丫鬟们打听到的消息,这新郎还是个举人呢,吟诗作对应该是不成问题。

于是夏恒福灵心至,想到了点秋香里的对子,,鉴于字迹实在是丑的不能见人,便告知了贾敏。

一副是: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另一副夏恒也就说了个上联: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至于下联,实在是不好说出口来,毕竟这府里还真有个秋香。

真要把下联说出来,可得罪了一票人,尤其是看贾敏只选了十口心思的那个,夏恒就更不敢说了。想来连莺莺燕燕都不是闺秀女子能说出来的,也难怪贾敏一脸难以言喻的表情。

若是不对八目的话也可以对双耳嘛,听风听雨听江山也行,或者双手双脚亦可,写写画画走一走,也是不错滴!夏恒并不觉得有多难,真难了耽误了吉时可怎么办,就是图个乐呵而已。

听到前面新郎利落的对出了下联,夏恒和贾敏看着贾妍捂嘴偷笑,贾妍听屋内的丫鬟婆子说什么三姑爷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必是个状元公,将来小姐就是状元夫人什么的,抿嘴羞涩一笑并不开口说话。

而外面偷看新郎的小丫鬟也说人长得挺俊的,惹得一干送亲的女眷直笑,说要是新郎要是不齐整,可怎么对得起贾妍的花容月貌。说道女眷,房内的也就是亲戚家几个平辈的媳妇,还都是儿女双全的,长辈是要在前面等新郎拜见的。

等这热热闹闹的迎亲结束后,府里一下子显得安静起来,夏恒很识趣的回到了自己的落秋院。把玩着贾妍的谢礼,夏恒觉得接下来该担心的就是自己了,贾妍一出嫁就剩下贾敏和他了,贾母不出幺蛾子都对不起她能坑死自家亲外孙女的能耐。

“五姑娘,您想什么呢?”白鹭觉得自家姑娘一下子就消沉了下来,不禁开口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