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基本人员的凑齐(1/2)

作者有话要说:

读者“笑笑”,灌溉营养液

读者“五峰戏约”,灌溉营养液

谢谢啦,(づ ̄ 3 ̄)づ

夏恒当时见过这三个人后,便将两个婆子交给了白鹭安排,然后就把教养嬷嬷放在眼前让眼睛适应下,这么一张看着就凶巴巴的脸,真要是个小姑娘,不用教养光看着就变乖了。

贾母到底是从哪里找出这么一个人来的,做下仆也是要看脸的好吧。姑娘夫人跟前的人要是一副尖酸刻薄的样,别人下意识的就会认为主子有问题,不光是眼光问题,品性也是个问题。

所以说,这还是看自己不顺眼?夏恒这么一想倒放心了一些,这么别别扭扭的也比软刀子强吧。再说夏恒也没觉得贾母使了坏心,匣子里可不仅仅是这三个人的身契,连着她们家人的也一块给了。

而且这三个人也很识时务,一五一十的交代了自家人的身份活计。之后夏恒又让百灵私底下打探了一番,属于闲散编制的人员,就是谁都能用谁都能罚的那种。

如今这三家也是有主的人了,可得了不少人的羡慕。夏恒听说后囧了一下也就放到一边了,只要不是像王嬷嬷那样老想着回归的就行,他问心无愧的也不怕这些人打小报告。

况且这些人也不敢,不管何时都奉行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的法则。既然能背叛一次,就能背叛很多次,其他人自然也就不敢用了。当然,还有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这个主子要是有了好前程,底下的人自然就会一颗红心绕着他了。

不过相处了些时日,夏恒觉得这三家人用着也还不错。粗使婆子本身就没啥地位,有头有脸的丫鬟嬷嬷都能使唤,这两家人也是谨小慎微惯了,如今能有个抬轿子的固定活,那叫一个殷勤。

这两个说是婆子,年龄也就三十来岁,因为常年干粗活的缘故,身板是相当结实。因为夏恒是五姑娘的缘故,那两个婆子的丈夫只是在院外磕了个头,认认路而已。

因为夫家一个姓赵,一个姓孙,所以便称呼为赵婆子和孙婆子。赵婆子有个女儿,刚刚十岁,一个劲的要讨个恩典,夏恒无法便取了个雁音的名字,让百灵带着学规矩。

孙婆子的年纪小些,儿子不过六岁,夏恒也不好厚此薄彼,同样取了个名字为柏,跟着胡桃跑个小腿。其实也就是让胡桃带着点孙柏。

而赵大和孙大,一个是劈柴的,一个是倒生活垃圾的,都是又苦又累的活计。如今跟着夏恒,负担减轻了不少,只需要负责落秋院的柴火和垃圾就行了。

虽然落秋院离得远,但是饭食还是归大厨房做的,热水之类的倒是需要自己烧。按理说有热水待遇的只有夏恒,但是北方的冬天让小姑娘们用冷水,怎么想都不人道。

所以夏恒就掏了些私房出来,给管事的塞了些银子,给落秋院多送了些柴火。当然,原主是没有私房的,这些都是从夏嬷嬷家里搜刮出来的。

也因此,这几个丫鬟对夏恒很是感激,慢慢也有了忠心。至于用水,两个小丫头抬个小桶走两趟也就够用了,再说冬天也不是天天沐浴洗衣服。

只是夏恒想到自己作为大男人,连个忙都帮不上也是挺沮丧的,可要是让别人看见他去提水,小丫头就得打板子。如今有了粗使婆子用来挑水刚好,轿子他是不常用的,坐轿坐得四肢不勤可就不好了。

说完婆子再来所说教养嬷嬷一家,夏恒看到这母子三人时,都惊呆了。也明白了为什么会被其他人推出来了,这女生男相若是俊秀点也好,偏偏往粗犷那方面长,板着脸和糙汉子也没区别了。

其实教养嬷嬷说白了,是古代小姐的生理健康老师,是生长发育的监察者。在这些嬷嬷的身上基本看不到文化,她们会的都是生活常识。

作为嫡女的贾敏可以有两个,甚至四个教养嬷嬷,负责衣食住行。而贴身的丫鬟日后应该会成为赖嬷嬷那样的,之下才是大丫鬟两个或四个,二等丫鬟是四个或者六个八个。

杂役婆子数量不等,而作为庶女,受宠的话有两个嬷嬷也是可以的,贴身丫鬟是标配,而大丫鬟则是一个或两个,以下依次减数。

夏恒作为爹不疼没有娘的庶女,人员的配置就没那么多讲究了。首先是贴身丫鬟,夏恒是绝对不可能培养的,培养着等着被戳穿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